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声》
《松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哦诗口角恰微鸣,唤得风从月胁生。

端为先生醒醉耳,绕山搜出万松声。

(0)
注释
哦:表示惊讶或赞叹的语气词。
诗口角:比喻诗歌的韵律或意境。
微鸣:轻微的响动,此处形容诗歌的韵律美。
风从月胁生:清风似乎从月亮的侧面(‘胁’指侧面)涌现出来,形象生动。
醒醉耳:无论先生是清醒还是醉酒,都能听见。
搜出:寻找、发掘。
万松声:形容众多松树的声音,象征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翻译
哦,那诗歌的口角轻轻响起,仿佛唤起清风从月亮的侧边生起。
这声音显然是为了唤醒先生,无论是醒是醉,让他倾听山中的万籁松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风光图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和深厚的情感。诗中的“哦诗口角恰微鸣”,可见诗人在静夜中被微弱的松声所唤醒,那种声音轻柔而又清晰,如同月光下生的风,给人以宁静之感。

“唤得风从月胁生”一句,则是对前句意境的进一步渲染。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松声比喻为能够唤醒夜风,使其在月亮的照射下缓缓生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端为先生醒醉耳”一句,表明诗人是特意为了让沉迷酒色的朋友清醒过来而吟咏松声的。这里的“先生”有可能是对朋友的尊称,也可能是对某位学者或隐士的敬称。

最后,“绕山搜出万松声”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徘徊,刻意去寻找和捕捉那些隐藏在山间的无数松声。这里的“万松声”,不仅形容了松林之多,也象征着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松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妙声音的感悟,以及他希望朋友也能从中获得灵感和清醒。同时,诗中的意境宁静、语言细腻,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淡雅脱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周洪道招食江西笋归为绝句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

归向妻孥誇至夕,书生寒乞定难医。

(0)

鹧鸪天·其二

寿母开年九十三。佳辰就养大江南。

缇屏晃耀新宁国,绣斧斓斑老朴庵。

倾玉斝,擘黄柑。两孙垂绶碧于蓝。

便当刊颂崆峒顶,留与千年作美谈。

(0)

鹧鸪天·其五有感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0)

清平乐·其五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0)

次韵冯弋同年

细雨濛濛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0)

送黄从政宰晋江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

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

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

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