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珠崖日月光,弯弓东望尽扶桑。
风云本不遗屠钓,天地何曾外犬羊。
失在东隅非汉过,至于南海是周疆。
两都父老还跂望,愿得威加归故乡。
铜柱珠崖日月光,弯弓东望尽扶桑。
风云本不遗屠钓,天地何曾外犬羊。
失在东隅非汉过,至于南海是周疆。
两都父老还跂望,愿得威加归故乡。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铜柱珠崖日月光,弯弓东望尽扶桑”,以铜柱和珠崖象征着古代中国的边疆,日月之光照耀,寓意着国家的辉煌与荣耀。诗人遥望东方,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风云本不遗屠钓,天地何曾外犬羊”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云比作历史的变迁,天地比作广阔的宇宙,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包容性,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不会遗忘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也不会将任何民族排除在外。
“失在东隅非汉过,至于南海是周疆”则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延续性与国家疆域的扩展,指出虽然在某些时期可能会有所损失或变动,但这并非国家的根本错误,而是历史进程中的自然现象。同时,南海之地也成为了国家疆域的一部分,体现了国家版图的不断拓展。
最后,“两都父老还跂望,愿得威加归故乡”表达了人民对于国家强盛与和平的渴望,希望国家能够强大,保护他们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孙家高堂风日好,堂前秪树宜男草。
孙家阿?昔宜家,今日宜男复宜老。
香雾濛濛吹绣舆,花雨斑斑上文褓。
阿?之年八十深,五鸾恩诰封泥金。
孙家郎,惜寸阴,把萱酒,为萱吟。
易摇千岁风前木,难报春晖寸草心。
采桑女,项如罂。受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房,旧衣不换新衣裳。
采桑女,项如罂。
宫中掩口笑喤喤,尧舜桀纣陈兴亡,中宫笑口惭且惶。
服后服,正后宫,卑宫室,亲蚕桑。减弋猎,斥优倡。
诸侯玉帛走东方,王上帝号声煌煌。
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
手把茅山道人诗,亦有胡僧写东绢。
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
缥绫方册锦盘囊,首录梅花道人传。
道人不读姑布书,两目看天走青电。
梅花忽露太极心,南枝北枝开一遍。
秀州相士亦识道,一笑求心符铁劵。
章生不相一只眼,桑生不相一尺面。
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
君不见汉家将军如牯腰,午夜脐灯照悲唁。
繄龙兴,藩西江,土昄章,国骏庞。
江有砥柱,胡为鸿流降。
剿蛮效尤,蟊贼内讧,三台映太微,国士俱无双。
王旅啴啴钲鼓摐,天威震赫群凶愯,八郡望风咸来降。
武功既成毋从从,圣人南面殿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