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烽》
《边烽》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夕烽传顷刻,千里到云端。

气足苍山暝,光添紫塞寒。

万方专视听,一点是平安。

莫取佳人笑,诸侯怒目看。

(0)
鉴赏

这首《边烽》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烽火传递的场景,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紧张关系,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盼。

首句“夕烽传顷刻,千里到云端”,以“夕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烽火在傍晚时分迅速传递的情景,烽火从地面直冲云霄,跨越千里的距离,展现出烽火传递速度之快和覆盖范围之广。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边防的警觉性,也暗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接着,“气足苍山暝,光添紫塞寒”,进一步渲染了烽火传递时的氛围。烽火的光芒照亮了苍茫的山脉,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深沉,同时也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光亮。这里的“气足”和“光添”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感受,也暗含了力量和希望的象征。

“万方专视听,一点是平安”,这两句表达了对烽火传递信息的高度重视,认为它代表了国家的安宁。在古代,烽火传递的信息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能够及时传达战事情况,确保各方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里将“一点”视为“平安”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渴望。

最后,“莫取佳人笑,诸侯怒目看”,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表面的和平而忽视潜在的危机。佳人的笑声可能掩盖了战争的残酷,诸侯的怒目则反映了对边疆安全的警惕。这句话暗示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实际的战争威胁仍然存在,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综上所述,《边烽》通过描绘烽火传递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军事信息传递、国家安宁的期盼以及对和平与战争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稳定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颁历恭纪

阊门开晓日,玉律下云边。

一纪逢羲驭,千秋卜汉年。

灵台占气早,上苑得春偏。

瑞霭含蓂荚,欢呼杂管弦。

三辰传夏令,万国戴尧天。

欲进升平颂,惭无白雪篇。

(0)

送钱学士溥归朝

五岭天高瘴雾开,诏书飞下越王台。

万年重纪黄龙瑞,九译争看白雉来。

晓日珠崖标柱在,秋风银汉使查回。

吾君若问交南事,久已倾心仰上台。

(0)

汉江次韵

汉江形胜表东藩,使节登临鼓吹喧。

对景每凭诗遣兴,通情犹借译传言。

忘机自幸参沙鸟,随世何殊束槛猿。

回首风光堪远瞩,雨催新绿遍郊园。

(0)

山居和陈元凯韵

日日千峰云覆垣,兰畦菊町地偏繁。

洗盂不厌山僧净,争席时闻野老喧。

涧底捞虾喂鹤子,花间聚蚁饲鸡孙。

卖将残卷完租税,清梦无惊吏到门。

(0)

题画

尽日看山兴不孤,春风吹雨洒平芜。

林间莺湿翻花见,石上苔明杂锦铺。

策马人经千嶂夕,听泉声与片云俱。

何年卜筑来居此,拥膝横琴入画图。

(0)

次壁东

雨湿征衣过远村,恰逢池上狎鸥人。

家疑避世桃源地,身似投竿渭水滨。

皓首杖鸠强饭足,苍头折柳踏歌新。

高堂鹤发年相埒,回首云乡思转频。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