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湘山大施堂》
《题湘山大施堂》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倚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鬓成丝。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shānshītáng
sòng / fànchéng

zhòngchūnlínlèizhúzhīnányóufēngbìnchéng

nánxúnguìlǐngqiānfēngmènggènglexiāngshānduàn

láiyúnbiéxīnwàixíngcángxiūwènzhōngshī

ruòlùnshīménqiánshì竿gānféngchǎngqiěshī

翻译
泪水沾湿春天树林中的竹枝,南行的旅程让我青春不再。
难以追寻桂林千座山峰的梦境,湘山的奇妙景色更是让人惊叹。
人生的起落无需寻求超脱的法门,行止之事不必向佛塔中的高僧询问。
如果要谈论门前的大事,那就以诗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注释
重倚:深深依靠。
春林:春天的树林。
泪竹枝:泪水打湿的竹枝。
南游:南行游览。
风物:风景事物。
鬓成丝:两鬓斑白如丝。
桂岭:桂林的山岭。
千峰梦:千座山峰的梦境。
湘山:湘江两岸的山。
一段奇:一段奇妙景象。
心外法:超脱世俗的心法。
行藏:行动和隐藏,指人生经历。
休问:不必询问。
塔中师:佛塔中的高僧。
大施门前事:重大事情或挑战。
竿木:比喻生活琐事,也可指诗文创作。
逢场:遇到这样的场合。
赋诗:作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湘山大施堂》。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描绘了在春天的竹林中独自倚靠,感叹岁月流逝,南游所见风物已让两鬓斑白。他表达了难以追寻往昔桂林山水梦境,以及湘山独特景致的感慨。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这两句,寓言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眼前现实的惊叹,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景色的奇幻。接下来,诗人强调人生无常,不必执着于外在的修行或寻求答案,"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表明他主张内心的平静与随缘。

最后,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即使在大施堂前有所感触,也只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范成大在旅途中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现。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万树园灯词·其七

照夜华灯陈雁塞,借春碧海戴鳌山。

綵笺书得新词就,赓韵还催侍从班。

(0)

昆明湖泛舟·其二

烟光离合柳千株,掩映溪堂别一区。

屈指昨来曾几日,绿舟言泛是秋湖。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四十八弓

倕自孙卿纪,般由少皞生。

虞人招岂合,唐帝喻犹明。

质辨彤卢色,弦催霹雳声。

彭城东欲集,还得待迟成。

(0)

咏汉玉章

瑞琼磊磊复彬彬,印统分明印以真。

溯去二千年上物,萃来四十个贤人。

灵光自有蛟龙护,吉字常徵茀禄臻。

试问伊谁宜介绍,客卿子墨旧称宾。

(0)

廓然大公八景·其五披云径

绿云丛翠径萦纡,面面深奇步步殊。

倩得仇英写生笔,定须为作采芝图。

(0)

云罩寺三首·其一

人行谷口云犹罩,及到峰头云尽开。

妙义此中应了识,天龙欢待揽山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