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圭首座求赞》
《圭首座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如圭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传余,拙则成奇。物感神会,形动心随。

凝云不飞,寒月下映。孰谓之凡,孰谓之圣。

余犹尔也,奇拙同贯。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0)
鉴赏

这首诗《圭首座求赞》由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奇”与“拙”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先,“如圭如璋,惟子非我”,以“圭”和“璋”这两种古代礼器比喻,表达了对对方独特品质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接着,“且陋且拙,在余是可”,指出虽然对方在某些方面显得平凡或笨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值得欣赏的特质。

“子今传余,拙则成奇”,强调了传承与转化的重要性,平凡或笨拙的事物在恰当的视角下可以变得独特而珍贵。接下来,“物感神会,形动心随”,描绘了一种心灵与外物相融合的状态,形象地展示了感知与行动之间的和谐关系。

“凝云不飞,寒月下映”,运用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存。“孰谓之凡,孰谓之圣”,提出了对“平凡”与“圣洁”之间界限的质疑,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

最后,“余犹尔也,奇拙同贯”,诗人自比,表明自己也认同这种“奇拙同贯”的价值观,即平凡与独特并存,内在与外在相互关联。全诗以“嘻嘻期文,大朴未散”结束,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的向往,以及对文字艺术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探讨了“奇”与“拙”、“平凡”与“圣洁”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挽杨仲愈联

绝代负清名,仰苏黄才调,管鲍襟期,十年来蠖屈林泉,拔剑曲承青眼望;

浮生成大梦,怅北海樽空,东山屐冷,二千里鲸骑沪渎,盖棺惜在黑头时。

(0)

抚宁县王台祠联

补前身未了因缘,是幻是真,吾不信也;

考我公当年政迹,以享以祀,礼亦宜之。

(0)

学署联

读书人惟这重墙门可以无妨出入;

做官的当此种职分也要有些作为。

(0)

今我亭联

石竦亭高,频岁秋获春耕,民隐都经眼过;

云开塔峙,一时抚今追昔,余怀乐与人同。

(0)

挽张之洞联

早对大庭,三策天人儒者事;

死留遗表,两朝开济老臣心。

(0)

挽张百熙联

从学海开新派,几见纪阮政书,有公宏识;

为时局惜长才,岂惟秦晋世好,怆我私怀。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