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前身未了因缘,是幻是真,吾不信也;
考我公当年政迹,以享以祀,礼亦宜之。
补前身未了因缘,是幻是真,吾不信也;
考我公当年政迹,以享以祀,礼亦宜之。
此联出自清代陆钟琦所撰写的抚宁县王台祠联。通过这副对联,我们能感受到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上联“补前身未了因缘,是幻是真,吾不信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生前未能完成的使命或因缘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与虚幻界限的探讨,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其精神追求的认同。下联“考我公当年政迹,以享以祀,礼亦宜之”则强调了通过考察历史人物的政绩来纪念和祭祀,认为这是符合礼仪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认可和崇敬。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还蕴含了对历史、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礼仪和历史传承的重视。
芜秽休嗟负郭田,蹉跎自过鹿鸣筵。
荆山玉璞空三献,梁苑风尘已十年。
疏入禁中犹未报,赋成都下早曾传。
独携书剑归闽岭,共泛烟波入楚天。
猎猎酒旗邀举白,招招渔艇劝烹鲜。
棋枰斗胜疑成癖,砧杵惊愁几废眠。
驿路数程烦托乘,郡斋终日喜谈玄。
如何弃我还家去,相送津亭一黯然。
二难文彩少人过,落笔寻常只患多。
兔苑暂游冲霰雪,龙门曾上困风波。
一囊负米犹为客,百步穿杨待决科。
更得词臣赠诗句,机云入洛拟如何。
天寒春浅蛰未开,船头一声出地雷。
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
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
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
似闻海若怒川后,雨师风伯同抽差。
夜提横水明光甲,大呼一战龟山颓。
老夫送客理归棹,适逢奇观亦壮哉。
岂不怀归船不进,系缆古柳依云堆。
须臾惊定却成喜,分付客愁金缕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