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一叶扁舟人七个。何处停篙。
卐字亭间九曲桥。相携吟侣。印到三潭情几许。
打桨烟波。湖水湖风莫管他。
正襟危坐。一叶扁舟人七个。何处停篙。
卐字亭间九曲桥。相携吟侣。印到三潭情几许。
打桨烟波。湖水湖风莫管他。
这首《减兰·题三潭泛舟照片》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高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泛舟西湖的闲适画面。"正襟危坐"四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和朋友们端坐小舟上的专注与雅致。"一叶扁舟人七个"简洁明了,点出舟中人数,暗示了亲密的同伴关系。
"何处停篙"一句,引人遐想,扁舟在"卐字亭间九曲桥"处暂停,显示出西湖景点的特色,卐字亭和曲折的九曲桥增添了游赏的趣味。"相携吟侣"进一步强调了朋友间的诗意交流,"印到三潭情几许"则表达了他们对湖光山色的情感寄托,三潭印月的美景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两句"打桨烟波,湖水湖风莫管他",诗人放开心怀,沉浸于自然之中,任凭烟波荡漾和湖风拂面,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湖泛舟时的惬意与情感交融。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册4 卷125 页1245d)与世澹无事。
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
解骖(一作弁)[车尼]朱轮。
平(一作极)野照暄景。
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
泛舟过东邻。
故乡信高会。
牢醴及佳辰(一作家臣)。
幸同击壤乐。
心荷尧为君。
郊居杜陵下。
永日同携手。
仁(一作入)里霭川阳。
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
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
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一作送)南陂。
约略执杯酒。
归欤绌(一作继)微官。
惆怅心自咎。
冬中余雪在。
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
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气。
[周彡]胡先晨炊(一作丰酌)。
庖脍亦云(一作後)至。
高情浪海岳。
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
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
陶然忘其贵。
高馆临澄陂。
旷然荡(一作望理)心目。
淡荡动云天。
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
雉[句隹]响幽谷。
应接无闲暇。
徘徊以(一作似)踯躅。
纡组上春堤。
侧弁倚乔木。
弦望忽已晦。
後期洲应绿。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唐·王维】(册4 卷125 页1245d)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侧闻尘外游。解骖(一作弁)[车尼]朱轮。平(一作极)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一作家臣)。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一作入)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临当游(一作送)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一作继)微官。惆怅心自咎。冬中余雪在。墟上春流驶。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气。[周彡]胡先晨炊(一作丰酌)。庖脍亦云(一作後)至。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高馆临澄陂。旷然荡(一作望理)心目。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鹊巢结空林。雉[句隹]响幽谷。应接无闲暇。徘徊以(一作似)踯躅。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弦望忽已晦。後期洲应绿。
https://shici.929r.com/shici/WIRG2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