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即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以“席帽”和“乌巾”作为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形象的老去。诗人通过这两件物品的失落与改变,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颔联“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汉代的司马相如和唐代的李白。司马相如因病而无法继续撰写文章,李白则在梦境中创作出华美的诗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创作状态,暗示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受到现实的限制。
颈联“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指出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字和文化被时间所消磨,强调了文化的脆弱性和时间的无情。
尾联“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表达了诗人对于保存文化遗产的执着,同时也自嘲地认为自己可能只是在痴心妄想。最后一句“衰翁笔砚是生涯”,点明了诗人以写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四十馀年独隐居,不知尘世几荣枯。
夜炉助煖烧松叶,午钵充饥摘野蔬。
坐石看云閒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
有人问我西来旨,尽把家私说向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