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
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
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
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
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这首诗以杨贵妃的悲剧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短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花朵鲜艳夺目,小草绿意盎然,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永恒之美。接着,“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则转向人的情感世界,指出人们的心境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事物的喜好与厌恶也会随之改变,强调了人类情感的多变性和主观性。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将话题引向历史事件,点明了杨贵妃的最终归宿——马嵬坡之变后,她被赐死,葬于马嵬坡附近的坟墓中。这里使用了“三尺坟”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既指坟墓的规模,也暗含了对杨贵妃命运的悲凉评价。
最后一句“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是对杨贵妃美貌与命运的对比,她的绝世容颜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残酷。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同情,也隐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孤城度日宛如年,赖有吾人慰眼前。
把酒论文方累月,扬鞭别我遽朝天。
长才合赴风云会,新渥行沾雨露边。
帝里故人如见问,为言衰悴愈皤然。
试数中兴社稷臣,独公名德冠簪绅。
合依衮绣归双阙,却拥旌幢帅七闽。
帝欲十连均雨露,人思四海静风尘。
会须展尽经纶手,总把安危佩一身。
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
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
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
惆怅死生犹未隔,如今先已见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