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忠赤有天知,便欲欺人肯自欺?
毛发暗从愁里改,世情明向笑中危。
春风脉脉回枯草,残雪依依恋旧枝。
谩对芳樽辞酩酊,机关识破已多时。
平生忠赤有天知,便欲欺人肯自欺?
毛发暗从愁里改,世情明向笑中危。
春风脉脉回枯草,残雪依依恋旧枝。
谩对芳樽辞酩酊,机关识破已多时。
这首诗名为《劝酒》,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世态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首联“平生忠赤有天知,便欲欺人肯自欺?”开篇即以强烈的道德情感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诚实的坚持,认为即使面对欺骗,也绝不会背叛自己的内心和道德准则。这种坚定的自我信念,既是对自己人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颔联“毛发暗从愁里改,世情明向笑中危。”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在忧愁中岁月悄然流逝,而世态炎凉却在欢笑中潜藏危机。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性复杂多面以及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
颈联“春风脉脉回枯草,残雪依依恋旧枝。”则以自然景象为喻,春风拂过枯草,使其复苏,残雪不舍地依恋着旧枝,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循环更迭。这里不仅赞美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在逆境中仍应保持希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谩对芳樽辞酩酊,机关识破已多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洒脱。尽管世事如梦,机关算尽,但诗人选择以酒自慰,暂时忘却烦恼,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事洞明后的释然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劝酒》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守仁对于人生、道德、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既富有情感的深度,又蕴含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