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蚕月雨,如沐亦如酥。
绣佛花前供,还堪浴也无。
阴阴蚕月雨,如沐亦如酥。
绣佛花前供,还堪浴也无。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八日阴雨绵绵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景致的独特韵味。首句“阴阴蚕月雨”点明时节与天气,蚕月即农历四月,此时雨水充沛,对蚕桑生长极为有利。接着,“如沐亦如酥”运用比喻手法,将细雨比作沐浴和酥油,形象地表现了雨滴轻柔细腻的特点,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受。
“绣佛花前供”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宗教活动,描绘了一幅在绣佛花前供奉的场景,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色彩。绣佛花,可能是指在佛像前摆放的装饰性花卉,象征着虔诚与美好。最后,“还堪浴也无”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雨中沐浴的想象与期待,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和谐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深刻体悟。
北马飞江过。画图中、花城柳郭,万摧千挫。
羌管直惊猿鹤梦,愁得千山翠锁。
有多少、风餐雨卧。
回首西湖空溅泪,醉沈沈、轻掷金瓯破。
平地浪,如何亸。君家志气从来大。
舞蓝袍、牵丝幕外,肯饶他个。
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待天有情时须可。
且占雪溪清绝处,看精神、全是梅花做。
嫌暖饱,耐寒饿。
秀出东平礼乐关,将车来览小南山。
西风承命双亲下,上国媒身九译閒。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还。
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