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閤凌香岫,凭高烟雾开。
人疑送酒客,地即望乡台。
雁度桑乾去,云从碣石来。
鱼龙瀚海北,万古一悲哀。
石閤凌香岫,凭高烟雾开。
人疑送酒客,地即望乡台。
雁度桑乾去,云从碣石来。
鱼龙瀚海北,万古一悲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仁寿寺后山的景象,石阁高耸入云,仿佛穿越香岫,站在高处能望见缭绕的烟雾散开。诗人借此情景引发联想,感觉似乎在迎接远方的酒客,又如身处可以眺望故乡的平台。大雁南飞越过桑乾河,白云飘荡自碣石而来,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最后,诗人联想到瀚海以北的鱼龙,感叹历史长河中万物皆有哀伤,寓含了对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慨。整体上,此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历史人文情怀。
凌歊高台壮南国,突兀干云天咫尺。
晶帘半捲晓风寒,雕阑倒映秋江碧。
台边轧轧金舆来,盈盈二八花颜开。
英雄一去不复返,甍残栋委俱尘埃。
蜀山雪消清似洗,岷江西来几千里。
此日豪华安在哉,唯闻呜咽台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