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怀荆璞诣天关,雨露恩深赐佩环。
玉笋簉班跻凤沼,金闺通籍侍龙颜。
尚书听履星辰上,太史蜚声翰墨间。
厌值承明耽隐兴,锦袍光彩照湖山。
曾怀荆璞诣天关,雨露恩深赐佩环。
玉笋簉班跻凤沼,金闺通籍侍龙颜。
尚书听履星辰上,太史蜚声翰墨间。
厌值承明耽隐兴,锦袍光彩照湖山。
此诗《赠杨山居太史》由元代诗人董成所作,通过对杨山居太史的赞誉,展现了其在文坛与官场的卓越成就。首句“曾怀荆璞诣天关”,以“荆璞”比喻未被发现的才华,生动地描绘了杨山居太史初入仕途时的谦逊与渴望被认可的心情。接着,“雨露恩深赐佩环”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朝廷对他的厚爱与赏识。
“玉笋簉班跻凤沼,金闺通籍侍龙颜”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杨山居太史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荣耀,他如同玉笋般崭露头角,跻身于朝廷的高官行列,同时又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侍奉皇帝,尽显尊贵与威严。
“尚书听履星辰上,太史蜚声翰墨间”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杨山居太史在文学与政治领域的双重成就。作为尚书,他能与星辰同辉,象征着他在国家治理上的卓越贡献;而作为太史,他的名声在文坛上如雷贯耳,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最后,“厌值承明耽隐兴,锦袍光彩照湖山”两句,表达了杨山居太史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使身居高位,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锦袍的光彩不仅映照在山水之间,也映射出他高尚人格与超凡脱俗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山居太史在官场与文坛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其全面评价与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