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宝公塔》
《登宝公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0)
注释
倦童:疲惫的孩子。
疲马:疲惫的马。
放松门:在门口放松。
长筇:长竹杖。
石根:石头上。
江月:江上的月亮。
转空:变得明亮。
白昼:如同白天。
岭云:山岭间的云。
分暝:交织黑夜。
鼠摇:老鼠的动静。
岑寂:寂静无声。
鸦矫:乌鸦振翅。
荒寒:荒凉寒冷。
不知:分辨不清。
客主:主人和客人。
道人:道士。
忘我:忘却自我。
忘言:忘记言语。
翻译
疲惫的孩子和马匹在门口放松休息,他自己倚着一根长长的竹杖在石头上。
江面上的月光变得如同白昼,山岭间的云雾将夜晚和黄昏交织在一起。
老鼠的动静在寂静中响起,乌鸦在荒凉寒冷的环境中展翅飞翔,身影交错。
在这时,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已经不重要,道人忘却了自我,我也忘了言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与超脱。

“倦童疲马放松门”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情境,劳累的孩子与马匹都被允许休息,门也不再紧闭,这是对自由和解脱的一种追求。

“自把长筇倚石根”中,“长筇”通常指的是农具或行走时用的手杖,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意味着诗人放下了世俗的重担,将自己交给自然界的支撑和保护。

接下来的“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则是对光影变化的一种描写。这里的“江月”、“岭云”都是自然之物,它们在时间流转中发生了变化,从而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意境。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这两句,用动物和自然景象塑造了一种静谧与荒凉相结合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微的声音和动作,将自己的情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则表达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心境。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已经不再关注世俗的礼节和身份差别,与自然同化,不分你我,也不再纠结于语言表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

中和节后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

(0)

沈虞卿秘监招游西湖

苏公堤远柳生烟,和靖园深竹映关。

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

似寒如暖清和在,欲雨翻晴顷刻间。

能为蓬莱老仙伯,一杯痛快吸湖山。

(0)

初出贡院买山寒毬花数枝

寒毬著意殿馀芳,小底来禽大海棠。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

(0)

过横山塔下

隔岸山迎我,沿江柳拜人。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

(0)

北风

山雨无休歇,江云政郁葱。

如何急滩水,更著打头风。

草作伤心碧,花能可意红。

一年春好处,却在道涂中。

(0)

丙申岁朝

椒盘又颂一年初,多拜犹欣未要扶。

山色长供青箬笠,春光不为白髭须。

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后莺花较早无。

人事驰驱不须叹,倦来添得睡工夫。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