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灵隐寺的游玩之乐。"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两句表明诗人从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抽身出来,与朋友们一同在丛林中筹划建造禅房,以期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宁静。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灵隐寺雄伟壮观的景象。"澜头"指的是水声,"岩穴"则是山洞,而"仙都邃"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石上轩楹佛土香"则描绘了寺庙中佛像前的香烟袅袅,以及那庄严肃穆的气氛,给人以深远和神圣之感。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两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宿雨"指的是前夜的雨水,而"生秋"则是雨后空气清新,秋意渐浓;"醒客梦"意味着从俗世的迷茫中觉醒;"霁云回日借山光"则形象地描述了雨过天晴,阳光透过山峦照耀下来,为诗人与友人的游玩增添了一份明媚。
最后两句"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归涂"意味着归来,"芳物"指的是美好的景色;"酬佳兴"则是用酒来答谢这份美好,以此来抒发高兴之情;"白菊丹枫试晚妆"则描写了诗人在晚间试着给菊花和丹枫树涂上晚霞的色彩,彷彿是在用自然之笔为它们画上一层晚妆,以此来赞美大自然赋予万物的最后一抹光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自然风光与建筑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超脱又不失欢愉的游玩场景。
退处固云乐,未免叹索居。
赖有陈使君,情亲如友于。
自应长相见,岂谓各一隅。
我虽事跧伏,闭门懒问涂。
无日不看山,无时不面湖。
君尤我所爱,良会安得疏。
纵不思风度,亦欲闻绪馀。
会须成二老,君意定何如。
田父苦亢旱,伤心涕泗沱。
使君悯斯民,雩禜亦何多。
古庙舞群巫,袂属肩相摩。
密云自西郊,奈汝旱魃何。
天官感精诚,霹雳加谴诃。
遂协毕星好,一洗吾民痾。
顿觉田亩间,欢然声气和。
人生一饱足,宁复忧其他。
要当及丰年,对酒仍高歌。
祇愁偃鼠腹,未醉颜已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