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苦亢旱,伤心涕泗沱。
使君悯斯民,雩禜亦何多。
古庙舞群巫,袂属肩相摩。
密云自西郊,奈汝旱魃何。
天官感精诚,霹雳加谴诃。
遂协毕星好,一洗吾民痾。
顿觉田亩间,欢然声气和。
人生一饱足,宁复忧其他。
要当及丰年,对酒仍高歌。
祇愁偃鼠腹,未醉颜已酡。
田父苦亢旱,伤心涕泗沱。
使君悯斯民,雩禜亦何多。
古庙舞群巫,袂属肩相摩。
密云自西郊,奈汝旱魃何。
天官感精诚,霹雳加谴诃。
遂协毕星好,一洗吾民痾。
顿觉田亩间,欢然声气和。
人生一饱足,宁复忧其他。
要当及丰年,对酒仍高歌。
祇愁偃鼠腹,未醉颜已酡。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喜悦与救赎。诗人通过田父对旱灾的忧伤和使君对民众的怜悯,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关切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古庙中的巫女舞蹈祈雨,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依赖与敬畏。
诗人随后描写了密云自西郊而来,终于带来了久违的甘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天人感应的深信。天官对精诚之人的回报,以及霹雳中加诸警告的声音,都在强调神性的权威与公正。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了雨后的景象,田亩间欢声四起,民众的疾苦得以洗净,这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丰收之年,与友人对酒高唱,展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然而,即便在欢庆中,诗人也不忘提及生活中的忧虑,如“偃鼠腹”未饱满而颜面已有醉意,这既是写实,也隐含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以及在灾难后寻求希望与安慰的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