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百亩敞南郭,四散人家隐篱落。
翳翳桑麻晓色浓,霏霏竹树晴光薄。
大厦微茫垂柳边,残烧杳蔼苍山前。
侍郎故园渺何许,玉涧日煖流寒泉。
平芜百亩敞南郭,四散人家隐篱落。
翳翳桑麻晓色浓,霏霏竹树晴光薄。
大厦微茫垂柳边,残烧杳蔼苍山前。
侍郎故园渺何许,玉涧日煖流寒泉。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晨景图。首句“平芜百亩敞南郭”,以开阔的视野展现了广阔的田野与城郭之间的和谐景象。接着,“四散人家隐篱落”一句,通过“隐”字,巧妙地表现了村庄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家家户户在竹篱之后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
“翳翳桑麻晓色浓,霏霏竹树晴光薄。”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浓密的桑麻和竹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明,雾气轻笼,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美。接下来,“大厦微茫垂柳边,残烧杳蔼苍山前。”描绘了一座隐约可见的大厦,与垂柳相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余晖中若隐若现,画面富有层次感,给人以无限遐想。
最后,“侍郎故园渺何许,玉涧日煖流寒泉。”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想象着侍郎的故园,那里的玉涧在阳光照耀下,寒泉潺潺流淌,充满了生机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故园的思念之情。
已践修涂到急流,暂回俗驾喜同游。
名为外物知难必,学悟无生信若浮。
骚雅深情追李杜,林泉高兴拉巢由。
迟留更爱灵峰境,青桂风来不待秋。
遥望城头多稼亭,亭边霜桧老更青。
当年老守携稚子,芒鞋葵扇绕城行。
腊前移梅春插柳,蹋雪冲泥不停手。
柳未成阴梅稚花,著帽又迎新太守。
后来新守复迎新,到今新旧知几人。
向来手植今在否,寄与此诗聊问春。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
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
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挼碎。
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
冷入重貂如水。鬓丝丝、叹非前比。
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
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
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