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黄色的窗帘和绿色的门幕阻隔了外面的烦扰,只有偶尔飞过的蝇虫打破这份寂静。而室内主人还沉浸在午后梦中,午后的阳光洒在轩堂上,温暖而又慵懒。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夏日的清凉和诗人的雅致生活。枕头下的“海鱼”可能是海水洗练过的精美玉枕,而“紫石”则是一种珍贵的装饰;“扇凉山雪画青缯”中的“山雪”指的是清爽如同山中初冬雪花般的风,通过“画青缯”来形容其清凉和雅致。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这两句则是对室外环境的描写。夏日的阳光照射在雕刻精美的窗棂上,形成一片片阴影,而诗人坐在这里感受着清凉的微风,这股风吹拂过玉制的碗中水,使其变得冰凉。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逃避和对知识学习的不舍。诗人的案头堆积着诗书,而这些书籍上已经积累了厚厚的灰尘。诗人因为嫌弃夏日的炎热,所以选择在室内懒散地翻阅这些书籍,以此来逃避外界的酷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凉、宁静和雅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学习的热爱,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华发年方永,祠廷力未愆。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
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
老人携家无窟穴,晚得一邱藏曲折。
今朝日出天色佳,拄杖来看山顶雪。
青山叠叠几十峰,桃竹班班三百节。
山晴颜色看转好,老健脚力殊未竭。
出门暮色尚馀霞,步到江亭已生月。
归来附火却关门,茶熟诗成意良悦。
客有劝我勿作诗,奈此江山两奇绝。
扪须仰面看屋梁,心自知之口无说。
天将此段付诗人,世间那有闲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