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

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

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

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情描绘。通过“甘谷”这一地点的提及,以及“七月二十七日”这一具体日期,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诗中提到的“乞巧”与“鹿鹿度年华”,可能暗含了对生活的期待与岁月流逝的感慨。

“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的回忆比作梦境般模糊,而眼前的新生事物则充满了希望与期待。这里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在和未来的憧憬。

“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表达了对自然赐予的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土地与植物之间深厚情感的认同。这里的“国香”与“灵葩”不仅指出了植物的珍贵与美丽,更蕴含了对大自然赋予人类美好生活的赞美。

最后,“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则点明了诗人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记录这一特殊时刻,不仅是为了纪念这次意外的花期,也是为了传承与分享这份自然之美。这里的“郑赵风流”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士的风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尊重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雨六首·其一

梦回五鼓问晴阴,常侍都称欲作霖。

昨日大风安得此,信心未足抵疑心。

(0)

永佑庙

永佑于何创,仁皇祝太任。

经翻花落昼,寺古树连阴。

雨足滋忍草,春深多语禽。

欲寻少年迹,无处觅三心。

(0)

看画廊

长廊时屧步,活画每迎人。

那论黄和范,雅宜秋复春。

五言拈气韵,六法失精神。

寄语丹青客,于斯可问津。

(0)

岑华阁

玉山朗朗削芙蓉,上有凌空绮阁重。

一切世间无此地,惟应极乐国中逢。

(0)

题唐寅仿王蒙松阴高士图

满幅山樵荷叶皴,卜居松桂雅宜邻。

晋昌巨擘唐伯虎,谷口息肩郑子真。

揽胜可知浑济胜,入神妙是独传神。

王家粉本定何似,我亦因之忆古人。

(0)

徐贲仿巨然惠崇二家笔意

树槎枒复石嵚崎,奇境由来无更奇。

想见一时般礴彼,搆成千里出蓝斯。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