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踰三纪,勤劳备百为。
韩公饱经济,杜杞困驱驰。
风静千屯祲,春回数路饥。
江淮与襄汉,何地不丰碑。
中外踰三纪,勤劳备百为。
韩公饱经济,杜杞困驱驰。
风静千屯祲,春回数路饥。
江淮与襄汉,何地不丰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吴参政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一生功绩的赞扬。"中外踰三纪,勤劳备百为",这两句概括了吴参政跨越三个世纪的辛勤工作,他的贡献广泛且多样。"韩公饱经济,杜杞困驱驰",通过引用韩愈和杜杞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暗示吴参政既有深厚的经济才能,又在艰难困苦中不懈努力。
"风静千屯祲,春回数路饥",进一步描绘了吴参政在解决自然灾害和饥荒问题上的作为,展现了他为民解困的决心和智慧。最后两句"江淮与襄汉,何地不丰碑",强调无论是在江淮还是襄汉这些地区,吴参政的功绩都如同丰碑般矗立,深受人民敬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高度评价逝者品德和业绩的挽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
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伊洛既燎烟。
函崤没无象。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
式微何由往。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宛郢皆扫荡。排雾属盛明。
披云对清朗。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并载游邺京。
方舟泛河广。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