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困》
《午困》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老人无所嗜,惟书尚喜读。

矧又昼正长,聊此展卷轴。

阅久困已极,端坐闭我目。

稍稍收神明,内观默往复。

谓可略攲枕,童子致委曲。

心惧圣师责,美材化朽木。

倦惫不可奈,一偃寐辄熟。

何事忽惊觉,客至义当速。

与语了无味,退就一影独。

□□□□□,尚赖有脱粟。

朱墨工未竟,点勘继以烛。

还将夜有馀,用补日不足。

行年过七十,焉用强自勖。

起倒不由人,曷不返空谷。

(0)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老人无所嗜,惟书尚喜读”,表明在人生暮年,只有阅读书籍仍能给他带来乐趣。这一段落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着“矧又昼正长,聊此展卷轴”展示了老人利用漫长的午后时光沉浸于书籍之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阅久困已极,端坐闭我目”,老人的身体开始感到疲惫不堪,不得不暂且休息。

在“稍稍收神明,内观默往复”一段,诗人通过静心冥想回顾过去,这是老年人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紧接着的“谓可略攲枕,童子致委曲”可能是在描绘老人在休息时,仍旧关心着家事和儿孙们的成长。

“心惧圣师责,美材化朽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重视以及对自身修养的期望。随后,“倦惫不可奈,一偃寐辄熟”表现了老人的身体已经非常疲弱,很容易就进入睡眠状态。

在“何事忽惊觉,客至义当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即使在休息时也保持着对外界的警觉和责任感。而“与语了无味,退就一影独”则是诗人表达了面对客人的应酬之余,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最后,“□□□□□,尚赖有脱粟。朱墨工未竟,点勘继以烛。还将夜有馀,用补日不足。”这一部分可能是因为原文缺失导致无法完全理解,不过可以推测诗人在强调着即使到了老年,也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工作。

“行年过七十,焉用强自勖。起倒不由人,曷不返空谷。”这一段落表达了老年人的无奈与宿命感,虽然身体已经衰弱,但心中仍旧有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一位老人在晚年面对生命、时间和内心世界的独白与抒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

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踰年月。

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

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0)

忆洛下故园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

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

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0)

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浪翻。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0)

晚寒

急景流如箭,凄风利似刀。

暝催鸡翅敛,寒束树枝高。

缩水浓和酒,加绵厚絮袍。

可怜冬计毕,煖卧醉陶陶。

(0)

春夜宿直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闇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0)

故衫

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