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上埋黄叶,云中挥白毫。
落瓶珠萼细,笼树玉山高。
未暇裁寒练,何曾失宝刀。
飘零愁背日,回照莫成劳。
砌上埋黄叶,云中挥白毫。
落瓶珠萼细,笼树玉山高。
未暇裁寒练,何曾失宝刀。
飘零愁背日,回照莫成劳。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落叶与文人雅士挥毫作画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文人情怀。
"砌上埋黄叶",诗人以“埋”字形象地描绘了落叶覆盖石阶的情景,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云中挥白毫”,则展现了文人墨客在云雾缭绕之中挥洒笔墨的景象,寓意着创作的自由与超脱。
“落瓶珠萼细”,描绘了酒瓶中酒液滴落时如珍珠般的细腻,既是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笼树玉山高”,则通过“玉山”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晨光或月色中呈现出的高洁与美丽,象征着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未暇裁寒练,何曾失宝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紧迫、创作热情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与机遇的珍惜。“飘零愁背日,回照莫成劳”,则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叹,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时间的敏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