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七十亦何求,尚赖山行散百忧。
擪耳帽宽新小疾,独辕车稳正闲游。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
若论人间长久事,高吟何啻傲封侯。
老翁七十亦何求,尚赖山行散百忧。
擪耳帽宽新小疾,独辕车稳正闲游。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
若论人间长久事,高吟何啻傲封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山行》,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在山间漫步的情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态度。首句“老翁七十亦何求”,直接表达了老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他已经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接着,“尚赖山行散百忧”说明他通过山中行走来排解心中的忧虑。
“擪耳帽宽新小疾”描绘了老人戴着宽边帽子,轻轻按压耳朵的动作,可能是为了防止风寒,也暗示着身体状况良好。“独辕车稳正闲游”则写他独自驾车在山路上行驶,享受着宁静与自由的时光。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描绘了傍晚时分,村庄的酒旗在雨中摇曳,田野上炊烟袅袅升起,野寺秋意浓厚,这些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体现了老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若论人间长久事,高吟何啻傲封侯”点明了主题,老人认为真正的长久之事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如高声吟诵诗歌,这种心境超越了世俗的荣华富贵,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翁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文化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