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
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
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
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园中修治荒废之地,随着头发渐渐斑白,却仍然对文学创作充满热情和信心。诗人通过“鬓有丝”来表达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化,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诗中的“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信心。五行指代儒家经典《易经》中的五行为象征,意味着宇宙间万物之理;晦气为不祥之气,这里无晦气代表着一种纯净、明朗的心境和环境。一閒则是时间的概念,指短暂的时刻。成就万篇诗,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无忧的环境中能够轻松地创作出大量作品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生活与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跻扳一何苦,政坐爱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
至今梧竹阴,列屋栖禅寂。
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
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
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
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
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
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
寒灰暗青灯,偶坐遂终夕。
归来人境空,缺月挂山额。
云间幽好许谁参,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