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幢祇树道人居,踏阁攀林野兴疏。
已厌乳乌群噪食,笑看溪鹭暗窥鱼。
绿槐垂穗依僧语,红药分畦对客锄。
谁识建章宫里使,输君一衲是樵渔。
石幢祇树道人居,踏阁攀林野兴疏。
已厌乳乌群噪食,笑看溪鹭暗窥鱼。
绿槐垂穗依僧语,红药分畦对客锄。
谁识建章宫里使,输君一衲是樵渔。
这首诗描绘了石幢祇树中一位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和环境。首句“石幢祇树道人居”点明了地点是一个道观或寺庙,居住者过着简朴的生活。第二句“踏阁攀林野兴疏”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闲适的野趣。
诗中通过“已厌乳乌群噪食”和“笑看溪鹭暗窥鱼”,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乌鸦不再令人厌烦,溪边的白鹭静静地觅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下来,“绿槐垂穗依僧语”描绘了僧侣诵经声中的绿色槐树,而“红药分畦对客锄”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劳作的场景,增添了人情味。
最后两句“谁识建章宫里使,输君一衲是樵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位道人生活方式的敬佩,暗示了在繁华的宫廷生活中,这位隐士的简朴生活更胜一筹。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人生活的赞赏。
闻说南山隈,层峦下飞瀑。
跳波缀玄珠,溅沫汪明玉。
问津搜奇胜,扪萝入穹谷。
瞰险耸危虑,凭高莹灵瞩。
春瀑不成飞,潺潺亦可掬。
举杯问山灵,笑之自相目。
斑坐依石屿,林茑冒水绿。
欹崖郁岚彩,远渚蔼雾縠。
幽眺惬新赏,返步循前躅。
岩芳青未了,涧月照清澳。
羽觞更劝酬,孤啸响林木。
已许青山诺,诛茅丹溪曲。
深春溜攒激,兹游庶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