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资政挽词·其一》
《刘资政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国耻忍言城下盟,忽惊河洛失清宁。

心摧宝仗离宸极,血溅辕门落将星。

请死自缘鸣越甲,乞师谁为哭秦庭。

高名会与丘山重,一诵遗箴一涕零。

(0)
鉴赏

这首挽词《刘资政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对刘资政的追悼,表达了对国家耻辱和时局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刘资政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国耻忍言城下盟”,开篇即点明了国家遭受耻辱,却难以启齿地在城下签订和约,暗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沉痛反思。接着“忽惊河洛失清宁”一句,以河洛之地的安宁突然失去,象征国家局势的突变,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震惊和忧虑。

“心摧宝仗离宸极,血溅辕门落将星”描绘了刘资政离开朝廷,身陷战乱,最终壮烈牺牲的情景,其中“宝仗离宸极”暗示了他从高位跌落,“血溅辕门落将星”则形象地表现了他的英勇牺牲,体现了对英雄气概的颂扬。

“请死自缘鸣越甲,乞师谁为哭秦庭”两句,通过对比“请死”的主动牺牲与“乞师”的被动请求,展现了刘资政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坚定决心和无奈之举,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

最后,“高名会与丘山重,一诵遗箴一涕零”总结全诗,赞美刘资政的高尚品德如同高山一般永垂不朽,每一次诵读他的遗言都让人泪流满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刘资政个人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

我生六十四,四度闰中秋。

碧天千里如水,明月更如流。

照我洛滨诗伯,携手仙卿廛隐,阆苑与同游。

人醉玉相倚,不肯下琼楼。芗林老,章江上,几回头。

剩欲控鹤瀛海,聊下越王州。

直入白云深处,细酌仙人九酝,香雾尽侵裘。

共看一笑粲,以写我心忧。

(0)

挽和靖先生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温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0)

赠书肆陈解元·其一

巽斋幸自少人知,饭饱官闲睡转宜。

刚被旁人去饶舌,刺桐花下客求诗。

(0)

野菜吟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闉里三百。

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人捕鱼鳖。

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膻。

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

青芹不似芦蒿美,石芥防风空剔齿。

蕨脑才抽稚子拳,芦牙已迸佳人指。

儿童不待明朝阳,花襟路湿争慌忙。

携笼拍塞贮不尽,归来满袖春风香。

揽衣踏破青铜镜,挼动碧云流一径。

漉归银鼎作波涛,无限春工上盘饤。

(0)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倒

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0)

寄小王徐子晋

十载长沙路二千,归心日夜在长安。

居家有誉眉空白,恋阙无谋心谩丹。

获雁不闻苏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

马蹄恐有唐城便,为把功名问二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