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
《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注苏之难如注杜,谁识良工最心苦。

永嘉本已刍狗陈,商丘刻拟景星睹。

终愁缀葺或失真,遗辞浪说由仪补。

天吴紫凤一倒颠,星宿昆仑孰洄溯。

废书神游嘉泰年,漕司善本落何所。

谁知好物如龙腾,六合翱翔择其主。

岿然灵光归宝苏,初白庵中此先贮。

率更楷法久更新,施顾同时一机杼。

诗外有史史可增,何必虫鱼斗笺诂。

绝识博学兼历年,能事无惭《剑南序》。

更从缺简追混茫,益叹今传多错迕。

古人所有不尽有,补之以臆毋乃鲁。

查田谩说能订讹,但存其旧不犹愈。

功臣玉局自有真,益友吴兴究奚取。

兴来竟欲家置编,化千万亿光气吐。

不令此籍遮泥蟠,一为诗生洗肠腐。

公如有意付木工,乞附姓氏公其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对翁覃溪所收藏的宋椠施注苏诗原本的题跋。诗中表达了对翁覃溪搜集珍稀古籍的赞赏,以及对古代诗文版本研究的深刻理解。诗人指出翁覃溪的收藏如同苏轼诗歌的难求,而翁的辛勤搜罗和鉴别功夫堪比良工心细。他提到永嘉和商丘等地的版本,强调了对原貌的追求,担心后人修补可能失去真实。诗人还提到了“天吴紫凤”这样的典故,暗示书籍的珍贵。

黄景仁认为翁覃溪的收藏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增补史实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字句校正。他对翁的学识和贡献表示敬佩,认为翁的收藏就像龙腾六合同辉,最终归于宝库。他还提到翁覃溪的收藏对后世的影响,鼓励他人学习翁的严谨态度,不轻易改动古籍,保持其原始风貌。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翁覃溪将这些珍贵文献公之于众的愿望,希望它们能洗涤读者的心灵,提升文化素养。最后,诗人请求翁覃溪如果愿意,允许他在木工制作时附上自己的姓名,这体现了对翁的信任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对古籍文化的热爱和对翁覃溪学术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戒买墓石人

盗拆邻坟筑己坟,价廉石大且输君。

莫教孙子无如我,自拆年时也易闻。

(0)

岁除僧寺看写疏作

元正祈祷万千般,纵道聪明听也难。

料得鬼神应喜我,不曾投疏一相干。

(0)

简如晦

登阁始闻公府荐,出轓俄拥使旌随。

无人不说南徐守,儒雅风流独一时。

(0)

赠邕管察推陈仲辅·其二

幕下谁人识杲之,微闻赞画向莲池。

登楼不恨乡关远,拄笏只言山色奇。

直道自能消鬼魅,高人何处不轩羲。

它年坐上话铜狄,可是蓬莱清浅时。

(0)

东庵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0)

万杉院仁宗御书寺额

银钩金榜佛家园,屐齿初来骨发寒。

天上星辰留翰墨,人閒陵寝閟衣冠。

虬龙拥护神如在,云雾遮藏色未乾。

四十二年蒙雨露,草茅犹解泣汍澜。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