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首句“已怜门巷林中出”,表达了对门前小径穿过树林的喜爱,显示出诗人生活的隐逸之趣。次句“况复轩窗水畔开”,进一步强调了居所临近水面的景致,轩窗与水相映,更显其环境的宜人。
第三句“冷淡山光明枕簟”,通过“冷淡”一词,描绘了山光的清冷而明亮,仿佛能照透枕席,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第四句“动摇波影上樽罍”,写水波荡漾,光影摇曳,映在饮酒的器具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第五、六句“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诗人静观世事,常有孤舟远行和富贵马车的景象,流露出淡然处世的态度。最后一句“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诗人感叹夕阳美景难以尽述,宁愿在栏杆边陪伴明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陈舜俞的《东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
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
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
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
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裀。
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
明月中秋一梦,临鸳甃、三绕殷勤。
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
冲寒山意,未放江头树。
老去恨春迟,数花期、朝朝暮暮。
疏英冷蕊,也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绝胜西城路。
调元妙手,便是春来处。
酝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烟雨。
狂歌醉客,小摘问东风,花谢后,子成时,趁得和羹否。
竹边柳外,两两寒梅树。
疏影上帘栊,似却□一枝横暮。
玉肌瘦损,有恨不禁春,萦冰珮,整风裳,怅望瑶台路。
我来胜赏,持酒花深处。
天晓酿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许谁同,长安远,故人疏,梦到江南否。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翦彩迎春禊。
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
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
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
云避清歌自止。
放一钩、玉沈寒水。
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
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
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