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习俗乱丝同,揽辔澄清乏寸功。
拊辑尚惭屏翰寄,更番何日戍楼空。
拟携片石安归棹,聊订新编当采风。
此去中原询异事,仙桃长对佛桑红。
谁言习俗乱丝同,揽辔澄清乏寸功。
拊辑尚惭屏翰寄,更番何日戍楼空。
拟携片石安归棹,聊订新编当采风。
此去中原询异事,仙桃长对佛桑红。
这首诗《东宁十咏》由清代诗人高拱乾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谁言习俗乱丝同”,以“乱丝”比喻纷繁复杂的习俗,表达了对社会习俗混乱的感慨。接着,“揽辔澄清乏寸功”一句,诗人自省自己虽有澄清世事之志,却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
“拊辑尚惭屏翰寄,更番何日戍楼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责于未能尽职尽责,同时对未来的和平景象充满期待。“拟携片石安归棹,聊订新编当采风。”诗人设想未来携一片石以安放归舟,同时编纂新的作品,以此来记录时代变迁,表达了一种积极面对现实,寻求改变的决心。
最后,“此去中原询异事,仙桃长对佛桑红。”诗人表示将前往中原探索不同之事,而“仙桃”与“佛桑”分别象征着理想与信仰,预示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追求理想与信仰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灵苗此孕毓,肩股或具体。
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
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
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上药无炮炙,龁齧尽根柢。
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
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
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
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
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
日边仍有知己,应剡荐章间。
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勋业在此举,莫厌短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