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金池絮起,玉殿花飞,甚处留春。
十里城南路,正狂香媚夕,浩态迎晨。
浪传曼殊家近,争指苎萝村。
是白石当年,红桥访艳,同一销魂。翻新。
到芳世,问凤沼东西,早刬陈根。
惯向田田住,尚东风攀恋,忘却沈沦。
最怜日边残客,婪尾倦携尊。
任晓唤铜街,痴佣去踏京洛尘。
已金池絮起,玉殿花飞,甚处留春。
十里城南路,正狂香媚夕,浩态迎晨。
浪传曼殊家近,争指苎萝村。
是白石当年,红桥访艳,同一销魂。翻新。
到芳世,问凤沼东西,早刬陈根。
惯向田田住,尚东风攀恋,忘却沈沦。
最怜日边残客,婪尾倦携尊。
任晓唤铜街,痴佣去踏京洛尘。
这首《忆旧游·咏丰台芍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盛开的景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韵。词人通过“金池絮起,玉殿花飞”的开篇,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点明主题——丰台芍药的盛放。
“十里城南路,正狂香媚夕,浩态迎晨”,描绘了芍药在城南路上的繁茂与壮观,香气四溢,迎接晨曦的到来,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姿态。接下来,“浪传曼殊家近,争指苎萝村”两句,运用典故,将芍药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是白石当年,红桥访艳,同一销魂”则进一步渲染了芍药的美丽,仿佛当年白石(可能指宋代画家李公麟)在红桥寻访佳人时,也为之倾倒,表达了对芍药的赞美之情。“翻新。到芳世,问凤沼东西,早刬陈根”几句,既是对芍药生命力的肯定,也暗含着对新事物的期待与对旧事物的反思。
最后,“惯向田田住,尚东风攀恋,忘却沈沦”描绘了芍药在水田中生长的姿态,即使在东风中攀附,也不忘初心,表达了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精神的颂扬。“最怜日边残客,婪尾倦携尊”则表达了词人对芍药的喜爱与眷恋,即使在日落之时,仍不愿离去,希望与之共饮一杯。
整首词以芍药为载体,不仅描绘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憧憬。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晓发和阳城,飞舆度平陆。
远眺翠微中,晴空锁秋绿。
渐近见炊烟,乃知非空谷。
竹木翠交加,深藏数椽屋。
栋宇覆茅茨,周遭环朴蔌。
屋后插青峰,门前流碧玉。
悬檐挂薜萝,隔篱栽苜蓿。
我来憩其下,幽径何纾曲。
隐者无怀氏,胸次岂龌龊。
兴来酌村醪,閒居友松竹。
力勤苦耕耘,薄田频收熟。
力勤苦耕耘,薄田频收熟。
农圃毕馀生,输官堆刍粟。
场廪无多馀,自供聊亦足。
嗟我事轩冕,郎署惭微禄。
四牡即騑騑,半生空碌碌。
何以效涓埃,急须反初服。
长揖青云客,躬耕南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