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栽甫见寄韵》
《和栽甫见寄韵》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避世无能学孔宾,复怜碌碌或因人。

一从去里长为客,犹是深居日饮醇。

大海潜鳞初遇子,下风乔木各存身。

闭门索句终何补,未若称诗到小旻。

(0)
注释
避世:远离尘世,隐居。
孔宾:古代隐士孔融的儿子孔宾,此处代指隐逸生活。
复:又,再。
碌碌:形容平庸无为。
去里:离开家乡。
长为客:长期在外做客,成为异乡人。
深居:居住在偏远或深宅大院。
醇:醇酒,浓烈的酒。
大海潜鳞:比喻深藏不露的人才。
子:您,对方。
下风乔木:比喻地位较低或处境不佳的人。
存身:生存,立足。
索句:苦思冥想寻找诗句。
何补:有何帮助,无济于事。
小旻:古代星宿名,此处象征远方或理想之地。
翻译
无法像孔宾那样避世超脱,只能感叹自己碌碌无为,或许是因为他人。
自从离开家乡,我长久地成为异乡人,即使深居简出,也常饮酒度日。
如同大海深处的鱼儿遇见你,我们在低处的树木间各自安身。
闭门造句终究无益,不如借诗歌传达至那遥远的小旻(星辰)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和栽甫见寄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避世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篇。

"避世无能学孔宾,复怜碌碌或因人。"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追随古代隐士孔子门生孔宾的志向,但又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淡泊名利,只能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一从去里长为客,犹是深居日饮醇。"

诗人表达了自我放逐异乡,长久以来都以客居的身份生活,但依然保持着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每天享受着高质量的酒精(这里的“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精神寄托)。

"大海潜鳞初遇子,下风乔木各存身。"

这一联意在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情谊。大海潜鳞,形象地比喻着广阔无垠的友情;而“初遇子”则是指诗人与友人的初次相识,两人如同下风的乔木一般,都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生长和保存。

"闭门索句终何补,未若称诗到小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闭门创作诗歌的态度,即使不断地寻找佳句,但终究感觉不到满足,认为不如直接赞美那些已经流传下来的好诗(“称诗到小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隐逸生活和友情的双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文学创作与精神寄托的深切追求。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宝安八景诗·其三黄岭廉泉

旗峰万仞插天碧,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大作霖雨均山城。

馀功不独苏久旱,且为赤子洗甲兵。

(0)

峡山飞来寺

两峰对峙拥苍虬,绿水湾边系綵舟。

古寺飞来山色老,野猿啼破月明秋。

林间采药知仙近,物外看云悟世浮。

珍重同游二三友,一杯聊复暂时留。

(0)

望夫石

北望夫兮南望夫,藁砧不来两当涂。

山头风雨终日有,世间名节何地无。

季隗九死怨重耳,彭郎半生忘小姑。

妾身若有依凭处,此石亦能言魏榆。

(0)

送邱仲深至葫芦口占

与君相送到葫芦,酒在葫芦不用沽。

共饮一杯辞别去,君行西出故人无。

(0)

寄朱十八丈判官

金榜凄凉已十年,风流文采故依然。

香山老去谁同社,栗里归来尚有田。

怀古坐看西日落,得春宁问北枝偏。

清泉白石多深趣,千载心期入近篇。

(0)

送陈太祝

夫君青云彦,早通金闺籍。

弁服劳骏奔,执事谨朝夕。

忽乘使者车,意气何辉赫。

将指固有严,为务本非剧。

经营礼文事,讵曰期会迫。

定知多馀暇,时复肆游历。

向来佳丽地,触目成陈迹。

西山独偃蹇,不改太古色。

相逢几遗老,慷慨语畴昔。

芙蓉君子花,足以语使客。

我方守一官,兀坐如龟息。

当归更淹留,临别增感激。

长风吹远尘,浩浩千里白。

欲附南飞鸿,安能生羽翼。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