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
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
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
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
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
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日里的生活与心境。首联“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以丘壑和清渠为背景,隐喻了隐士生活的自然与宁静,他的萧疏短发映照在清澈的水流中,更添了几分超然脱俗之感。
颔联“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裘马代表了世俗的繁华与追求,而攀桂则是对高洁品质的象征;山林笑学竽,则暗示了隐士对世俗虚荣的不屑,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颈联“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描绘了隐士在花丛中下完一局棋后的场景,酒醒时分,孤枕难眠,此时大雁初至,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隐士内心的寂寞与对自然的深切情感。
尾联“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表达了隐士对于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尽管身处破旧的庐舍,却只能依靠西风来寄托自己的思绪。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紫掖清晨捧号来,门前桃李占先开。
满城风雨逢寒食,更听春岩第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