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浮梁太丞之听讼轩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而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因次元韵》
《王浮梁太丞之听讼轩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而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因次元韵》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水边舟动多惊散,何事林间近绝疑。

野意肯从威令至,旧巢犹有主人知。

不关饮啄春江暖,自在飞鸣夏日迟。

览德岂无丹穴凤,到时应让向南枝。

(0)
注释
舟动:小船晃动。
惊散:惊飞散开。
威令:命令,这里指人类的指令。
旧巢:过去的鸟巢。
饮啄:鸟类的觅食和饮水。
丹穴凤:比喻具有美德的杰出人物。
向南枝:向阳的树枝,象征好的环境或地位。
翻译
水边的小船晃动常会惊飞鸟儿,为何树林深处它们几乎不再怀疑。
野性的鸟儿是否也会服从命令,旧巢还留有它们昔日主人的记忆。
它们并不关心春天江水温暖的饮水觅食,夏日悠闲地自由飞翔。
看到美德的凤凰难道没有归巢之意,但它们应当选择向阳的南枝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水边舟动和林间鸟鸣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自然美好感受的深刻。

"水边舟动多惊散"一句,以动作静的对比,表现了水边环境的宁静和偶尔被打破的情景。"何事林间近绝疑"则是诗人对这种宁静之中的小小骚动表示出一种好奇和探究。

"野意肯从威令至"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灵对自然法则顺应而非抗拒的情状。"旧巢犹有主人知"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痕迹的观察和感悟。

"不关饮啄春江暖"一句,通过否定形式,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态度,而非功利目的。"自在飞鸣夏日迟"则描绘了一幅夏日悠长、鸟语花香的画面。

最后两句"览德岂无丹穴凤,到时应让向南枝"通过设问和假设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诗作常带有浓厚的理性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和高念东先生六合道中作

寄眼秋光好,停车问所经。

回峰藏短径,疏竹掩空亭。

稻熟平栖亩,蘋开浅见汀。

蒋山新入望,端为客来青。

(0)

碧霞院

石幢祇树道人居,踏阁攀林野兴疏。

已厌乳乌群噪食,笑看溪鹭暗窥鱼。

绿槐垂穗依僧语,红药分畦对客锄。

谁识建章宫里使,输君一衲是樵渔。

(0)

大佛谷

万叠千盘势渐增,途穷无复怯崚嶒。

偶然穿峡闻人语,虎豹窠中一老僧。

(0)

赠吴骏公先生

先辈名高四海宗,帝乡华发此相逢。

即看日下人如鹤,共倚天边气是龙。

双阙露凝仙子掌,十洲云拥大夫松。

上林羽猎谁能赋,顾问应沾圣泽浓。

(0)

九日

岁岁登高处,凭阑此复同。

客情秋色里,世事乱云中。

坛影连残照,汀沙起断鸿。

天南频极目,燧火至今红。

(0)

过椒山先生墓

曾读遗书叹直臣,遥阡极望更沾巾。

一身生死留天地,两疏淋漓泣鬼神。

鸟集墓门名不恭,鹤归华表恨如新。

行行立马秋风急,杯酒何年荐涧蘋。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