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眼秋光好,停车问所经。
回峰藏短径,疏竹掩空亭。
稻熟平栖亩,蘋开浅见汀。
蒋山新入望,端为客来青。
寄眼秋光好,停车问所经。
回峰藏短径,疏竹掩空亭。
稻熟平栖亩,蘋开浅见汀。
蒋山新入望,端为客来青。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寄情于秋日美景,停车驻足询问路径,反映出他对自然风光的好奇与探索。山峰回转之间隐藏着幽深的小径,稀疏的竹林遮掩着空旷的亭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稻田里的稻谷熟透,一片金黄,平铺在田野上;湖面上的蘋花盛开,露出浅浅的沙洲。诗人特别提及蒋山,表示这是他初次从这个角度看山,心中涌起对远方客人的期待,因为这满眼的青翠仿佛是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田泥涣烂鳅怀子,圃垄肥腴菜长心。
僧镬纵然忘忌讳,书刀何忍屡残淫。
村渔不逊财难动,澍雨无端草易深。
拘束学官懒复懒,坐愁佳约未能寻。
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
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
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
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
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
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
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
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
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
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