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山高》
《吴山高》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

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

(0)
鉴赏

这首诗《吴山高》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描绘行经吴山与越山的旅程,以及对远方的追寻,展现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首句“行尽吴山过越山”,开篇即以行旅者的视角,描绘了穿越吴山与越山的壮阔景象,暗示着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吴山与越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旅途的遥远和艰难,此处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跨越,也隐喻了人生的历程与探索。

次句“白云犹是几重关”,将视线转向天空中的白云,将其比作旅途中的重重障碍,既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厚重,也暗含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这里的“几重关”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阻隔,更寓意着心灵层面的考验与挑战。

后两句“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汗漫”这一概念引入,意指广阔无垠的空间或时间,表达了对自由与无限追求的渴望。同时,“孤鸿”作为孤独飞翔的鸟儿,象征着个体在追寻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坚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寻觅”与“存在”的状态,表达了对精神自由与人生目标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吴山高》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诗人对人生旅途、精神追求与自我超越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朱熹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癸亥初冬作

开岁忽八十,古来应更稀。

我存人尽死,今是昨皆非。

爱酒陶元亮,还乡丁令威。

目前寻故物,惟有钓鱼矶。

(0)

独处二首·其一

蓬门终日闭,寂寂少人声。

纳禄知身贵,传家觉责轻。

朝餐烹芋糁,夜坐爇松明。

刬却弹棋局,此心如砥平。

(0)

述闲

披衣按摩罢,据榻欠伸馀。

香暖翻心字,茶凝出草书。

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

赖有盆山树,幽情得少摅。

(0)

学射道中感事

学射山前宿雨收,篮舆咿轧自生愁。

得闲何惜倾家酿,渐老真须秉烛游。

道废尚书犹乞米,时来校尉亦封侯。

自怜白首能豪在,车辙何因遍九州。

(0)

连日作阴颇有雨雪意

十分历日过八九,徂岁迫人殊可惊。

霜木萧萧临古道,雪云惨惨冒高城。

山头噤雀无生意,水面饥鸢有堕声。

剩压新醅供旨蓄,从今次第问春耕。

(0)

纵笔四首·其二

常笑相如赋上林,肯为子政铸黄金。

心光自发谁能障,踵息无声不厌深。

摇齿复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

老松涧底虽终弃,霜雪元知不解侵。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