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玄道者莫因循,学处须教皂白分。
千圣从来无异路,妄缘机智有多门。
参玄道者莫因循,学处须教皂白分。
千圣从来无异路,妄缘机智有多门。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居遁所作,名为《偈颂并序》之三十四。诗中探讨了修行与智慧的主题,以“参玄道者莫因循”开篇,强调了修行之人不应随波逐流,而应明确区分事物的黑白对错。接着,“学处须教皂白分”进一步阐述了在学习过程中,分辨是非的重要性。
“千圣从来无异路”,这句话表明了无论圣贤如何,他们的修行之路并无二致,都遵循着相同的真理和法则。最后,“妄缘机智有多门”则提醒人们,尽管智慧之门众多,但不应被虚妄的缘分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不实之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教导读者在追求真理与智慧的道路上,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不为表面现象所惑,坚持正道,追求内在的真谛。
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