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至放鹤亭吊和靖墓》
《再至放鹤亭吊和靖墓》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先生高尚士,泉石自为邻。

圣世容栖遁,湖山惬隐沦。

空亭孤鹤唳,宿草古梅新。

疏影横斜句,行吟若有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彭孙贻以“再至放鹤亭吊和靖墓”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尚士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

首联“先生高尚士,泉石自为邻”,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高尚的隐士,他的居所与清泉、岩石相伴,暗示了他的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颔联“圣世容栖遁,湖山惬隐沦”,进一步阐述了在太平盛世中,高尚之士得以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这里的“圣世”不仅指时代背景,也暗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期待。

颈联“空亭孤鹤唳,宿草古梅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空旷的亭子中传来孤鹤的鸣叫,象征着隐士的孤独与超脱;而“宿草古梅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梅树虽老但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高尚之士的精神永存。

尾联“疏影横斜句,行吟若有人”,以“疏影横斜”这一经典意象,描绘了梅树在月光下的轻盈姿态,同时也借“行吟若有人”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之士精神的敬仰与追随。这里的“行吟”既是对古人行迹的追忆,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尚之士与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作,更是一曲对自然与人性和谐共生的美好颂歌。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黄茅滩

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

缅想太古前,神功劳斧削。

直下塞坤维,高空插冥漠。

崩浪屡洄漩,层峦迭参错。

罨画象楼台,岧峣类城郭。

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

沿回路已穷,侧转忽开拓。

烟际见渔舟,遥遥一秋箨。

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

浑似逢异书,披览得约略。

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脚。

方音闻鹧鸪,暝色下猱玃。

汹汹怒涛哀,凫凫山泉弱。

兴来抽短毫,庶几慰飘泊。

(0)

李恒岳妻兄自蔚来访喜而赠之

握手东庄一载余,劳君远过旅人居。

晚年难得同心侣,夜话如看太古书。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

祇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

(0)

和纪伯紫

钟山醉老太平春,自与云霞道气亲。

三代尚存惟我辈,百年独步见斯人。

久居深巷绝华毂,耻向侯门吐锦茵。

高隐从来思济世,殷勤属我作良臣。

(0)

山行追旧游

千尺崖间挂古松,泉声无恙答山钟。

游人指引松间路,踏破苍云数十重。

(0)

寄赠维扬萧灵曦

墙东避世卧江村,隐几翛然对酒樽。

邗上荷衣今散客,兰陵华胄旧王孙。

烟云自绕沧洲笔,车辙多停薜荔门。

为写蕉林惊绝技,安能把臂与同论。

(0)

秋日偶成·其一

幽燕东北古营州,乱碛惊沙起客愁。

万里关山重出塞,一天风雨漫登楼。

吟诗每共哀箫咽,伴老空怜短剑留。

昨上荒原醉萸菊,萧森满目故园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