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归来卧旧庐,可怜梦似客中孤。
昔年荒榻一檠在,入夜悲风万竹呼。
瘴海云昏惟断雁,冰天月晓复啼乌。
应知悔煞轻离别,枕上吟心共泪枯。
远道归来卧旧庐,可怜梦似客中孤。
昔年荒榻一檠在,入夜悲风万竹呼。
瘴海云昏惟断雁,冰天月晓复啼乌。
应知悔煞轻离别,枕上吟心共泪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归来的诗人,回到旧居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远道归来卧旧庐”,简洁地勾勒出主人公历经长途跋涉后,终于回到熟悉家园的情景,一个“卧”字,透露出一种疲惫与安心交织的情绪。
接着,“可怜梦似客中孤”,通过梦境的描写,将主人公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与归家后的孤独感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梦中的孤独与现实中的孤独相互映照,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心境的理解。
“昔年荒榻一檠在,入夜悲风万竹呼”,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主人公内心的哀伤。昔日的简陋之榻依旧存在,但夜晚的悲风和竹林的呼啸声却让这份孤独更加难以忍受。这里的“悲风”与“万竹”的声音,不仅营造了凄冷的氛围,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瘴海云昏惟断雁,冰天月晓复啼乌”,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充满瘴气的海边,云雾昏沉,只有孤雁在空中飞行;而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月亮初升,乌鸦啼叫。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也暗喻了主人公所经历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应知悔煞轻离别,枕上吟心共泪枯”,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轻率离别的后悔之情。在归家的夜晚,他不仅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还因思念与自责而泪流满面。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归家的喜悦到面对孤独、回忆与自责的过程,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
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
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
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
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
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
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
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
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
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
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
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
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
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
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
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
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
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
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宋·陈著】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https://shici.929r.com/shici/XQaIp3S.html
书生例饥困,世路方偪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俛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寺后山,青巑岏,忽如憔悴忽又开容颜。
寺前滩,声潺湲,忽然枯涩忽又起波澜。
知为谁乎丑或妍,只在主者往与还。
追思畴昔狎群攫,痛卷无馀遗百难。
山林赪矣囊橐外,栋宇委之荆棘閒。
飞锡一来重悲慨,张弮勇欲兴颓废。
积劳落成逾一纪,大书记实光千载。
彼物何物众所唾,无事生事几乎骂。
蚁将撼木不自分,犬或见雪从他吠。
无辩之辩如我何,有怪不怪当自坏。
胡为撞钟击鼓辞上方,若曰挑包顶笠皆吾乡。
戏衫脱了因甚快,大权契合终难忘。
风曾相送迎亦好,云与俱出归何妨。
两不著相是去住,一拨便转无思量。
人生忽忽梦幻身,世界茫茫戏剧场。
我老不觉八十三,师今亦且半百强。
石塔重来我愧不是苏玉局,茅屋可赋师却自爱杜草堂。
《似法椿长老还住净慈》【宋·陈著】寺后山,青巑岏,忽如憔悴忽又开容颜。寺前滩,声潺湲,忽然枯涩忽又起波澜。知为谁乎丑或妍,只在主者往与还。追思畴昔狎群攫,痛卷无馀遗百难。山林赪矣囊橐外,栋宇委之荆棘閒。飞锡一来重悲慨,张弮勇欲兴颓废。积劳落成逾一纪,大书记实光千载。彼物何物众所唾,无事生事几乎骂。蚁将撼木不自分,犬或见雪从他吠。无辩之辩如我何,有怪不怪当自坏。胡为撞钟击鼓辞上方,若曰挑包顶笠皆吾乡。戏衫脱了因甚快,大权契合终难忘。风曾相送迎亦好,云与俱出归何妨。两不著相是去住,一拨便转无思量。人生忽忽梦幻身,世界茫茫戏剧场。我老不觉八十三,师今亦且半百强。石塔重来我愧不是苏玉局,茅屋可赋师却自爱杜草堂。
https://shici.929r.com/shici/U7P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