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澈禅宗最上乘,横塘十里碧波澄。
凉云过雨清如沐,晓月和烟淡不凝。
剩有妙华输玉井,更谁好咏嗣松陵。
嗟予忏绮心情在,脉脉溪头愧未曾。
悟澈禅宗最上乘,横塘十里碧波澄。
凉云过雨清如沐,晓月和烟淡不凝。
剩有妙华输玉井,更谁好咏嗣松陵。
嗟予忏绮心情在,脉脉溪头愧未曾。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的高深境界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首句“悟澈禅宗最上乘”,点明了诗人对禅宗最高层次的理解与领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横塘十里碧波澄”以广阔的水面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凉云过雨清如沐,晓月和烟淡不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将清晨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凉爽的云雾如同沐浴后的清新,晓月与轻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雅而不失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剩有妙华输玉井,更谁好咏嗣松陵”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井中的妙华象征着禅宗的智慧之花,难以言喻却又令人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能在此美景中吟咏诗歌的期待,似乎在寻找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宁静与美的知音。
最后,“嗟予忏绮心情在,脉脉溪头愧未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自省。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与禅境,诗人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杂念与欲望(“绮心情”)仍然存在,这使得他在溪边感到羞愧与遗憾。这种自我反思与追求纯净心灵的过程,正是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宗境界与自然美景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悄年华,偏是流光难掷。
梦回时、分明眼底,离亭杨柳初折。
浑相忘、金微路远,与扳留、青组珠勒。
天涯何处,漫生芳草,归来珍重怕逢啼。
鴂重思、省元来是,梦生死关河。
隔今生,永迢迢良,夜如何拚。
得祗当、年华镫影,里鸳鸯绣带轻。
拆怨落、花浪随流,水消尽、西园旧春。
色孤馆黄,昏雨丝云,片苍苔满地无人。
迹问青、天何意留,住孤鸾只教。
空辜负,当年无限,山海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