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十万人,一夜秦坑杀。
鱼死浊流中,不祭乘时獭。
死坑未是愁,唯有生坑恶。
眢井埋蟾蜍,欲跳只三脚。
长平十万人,一夜秦坑杀。
鱼死浊流中,不祭乘时獭。
死坑未是愁,唯有生坑恶。
眢井埋蟾蜍,欲跳只三脚。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生查子·咏史六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通过历史事件“长平之战”来表达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长平十万人,一夜秦坑杀"描绘了秦军在长平之战后对赵国降兵的大规模屠杀,场面惨烈。"鱼死浊流中,不祭乘时獭"以鱼比喻被杀的士兵,暗示他们的无辜和悲剧,同时也批评了秦军的无情。
接下来的"死坑未是愁,唯有生坑恶"进一步强调了对活埋行为的谴责,认为这种生坑的恶行比死亡还要令人痛心。"眢井埋蟾蜍,欲跳只三脚"用了寓言手法,以蟾蜍象征被困的人,即使想要逃脱也力不从心,只能在废弃的井中挣扎,形象地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绝望与哀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黑暗面,具有深刻的道德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