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邻有万窠松,坐见京江四面峰。
形若橛株随倚徙,愁如顽矿渐销镕。
尚纡轩冕心颜厚,但觉林泉兴味浓。
茗饮药苗留待客,时时宾友自过从。
幽居邻有万窠松,坐见京江四面峰。
形若橛株随倚徙,愁如顽矿渐销镕。
尚纡轩冕心颜厚,但觉林泉兴味浓。
茗饮药苗留待客,时时宾友自过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和刘明仲都曹见别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幽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邻近万棵松树,四周山峰环绕,景色宜人。"形若橛株随倚徙"形象地写出松树的形态,仿佛静止的木桩,随风轻摇,诗人的心境也如同这松树一般,随环境而变化,逐渐从愁绪中解脱出来。
"愁如顽矿渐销镕"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顽固的矿石,在自然的熏陶下慢慢消融,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自我调适的能力。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身着官服,内心依然保持淳朴和对自然的热爱,觉得在山林泉石间的生活趣味浓厚。
最后两句写诗人热情好客,以茶茗和药草待客,期待宾朋好友时常来访,共享林泉之乐。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诗人的心态变化,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緪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浮生渺渺但飞埃,问讯星宫又独来。
天上人间最高处,为君题作郁萧台。
拙疏何计补涓埃,惭愧双旌云复来。
三过溪门今老矣,病无脚力更登台。
界天山雪净黄埃,溪上扁舟夜沉来。
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
红尘宝马碧湖船,一梦如今费十年。
却照清溪寻绿鬓,但余衰雪雨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