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凌云留赠主人》
《游凌云留赠主人》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

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

交臂忘怀成好友,更期借榻得从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凌云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沿溪万竹深深处”,以竹林的幽深衬托出山的静谧与神秘,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壁削凌云自一峰”一句,通过峭壁直插云霄的形象,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暗示了攀登之不易。

“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他不仅欣赏月光下的树木,还特意携带竹杖(筇)上山,显示出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登山活动的喜爱。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宁静。穿着僧衣(衲),随季节变化更换衣物,居住在靠近窗户的小屋中,窗外长满苔藓,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态度。

最后,“交臂忘怀成好友,更期借榻得从容”表达了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通过“交臂忘怀”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两人相处时的轻松自在,而“更期借榻得从容”则预示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将更加深厚,未来有机会再次共享宁静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谊的描绘,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陈定生钓台诗轴

箫声临夜过堂坳,丝竹年来兴欠豪。

说似卫公吾亦肯,月中吹笛薛阳陶。

(0)

送夏闰之守湖州

故人从宦起差池,又见湖州杜牧之。

四十专城非晼晚,万人如海独心期。

过江历数吴兴守,作郡偏怜罗友辞。

惆怅金绒春系马,晓风吹断绿杨枝。

(0)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五

誓墓今头白,还山闵世纷。

徘徊终自信,哀怨有深文。

怅望期前哲,忧危感至尊。

行行重回首,漂泊奉明恩。

(0)

鹦鹉词

画罗轻明前后阁,云屏梦破山断续。

琼钩一夜怯春霜,恨锁千年葳蕤绿。

隔帘委坠见春丝,频频呼唤酒消迟。

绡轻佩重不胜起,烟痕影态相参差。

紫蝶黄蜂俱游倦,樱桃花落垂杨巷。

瘦尽东杨白袷衣,寄与南云慰凄惋。

登天抱云云如轻,虚堂耿耿秋荷明。

五更烛骑蹄呜去,银弯流水东西倾。

断烬遗香掩薄愁,玉珰不到瑶华楼。

夜夜娇郎眠何处,雨落月明鹦自语。

(0)

别任父二首·其一

楼头缺月夜向晓,骑马与君相送行。

前路残春亦可惜,江南四月有啼莺。

(0)

即景作

日光欲下却徘徊,雪意成阴总不开。

已是寂寥当腊尽,好教点缀待春回。

流连岁事谁拼酒,料理诗怀及看梅。

相聚差无流寓感,肯为觅句费清才。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