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鹦鹉词》
《鹦鹉词》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古风

画罗轻明前后阁,云屏梦破山断续。

琼钩一夜怯春霜,恨锁千年葳蕤绿。

隔帘委坠见春丝,频频呼唤酒消迟。

绡轻佩重不胜起,烟痕影态相参差。

紫蝶黄蜂俱游倦,樱桃花落垂杨巷。

瘦尽东杨白袷衣,寄与南云慰凄惋。

登天抱云云如轻,虚堂耿耿秋荷明。

五更烛骑蹄呜去,银弯流水东西倾。

断烬遗香掩薄愁,玉珰不到瑶华楼。

夜夜娇郎眠何处,雨落月明鹦自语。

(0)
鉴赏

这首《鹦鹉词》是清代诗人曾习经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

首句“画罗轻明前后阁”,以轻盈的罗纱和阁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雅致的氛围。接下来,“云屏梦破山断续”一句,通过云屏的破碎和山峦的断续,暗示了情感的破碎与离散,画面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琼钩一夜怯春霜,恨锁千年葳蕤绿”运用拟人手法,将琼钩(可能指窗帘或装饰物)赋予情感,表现其对春霜的畏惧,同时也暗示了长久的怨恨如同千年葱郁的绿色植物般深沉。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巧妙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隔帘委坠见春丝,频频呼唤酒消迟”描绘了隔着帘幕看到春日细丝般的景象,以及主人公试图借酒消愁却难以释怀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绡轻佩重不胜起,烟痕影态相参差”通过轻柔的绡纱与沉重的佩饰形成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烟痕与影态的交织,更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紫蝶黄蜂俱游倦,樱桃花落垂杨巷”以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比喻人的疲惫与失落,紫蝶黄蜂的倦怠象征着生命的疲惫,樱桃花落则预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瘦尽东杨白袷衣,寄与南云慰凄惋”通过描述东杨树下穿着白袷衣的人逐渐消瘦,寄托了对远方南云的思念与安慰,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登天抱云云如轻,虚堂耿耿秋荷明”将情感上升至更高层次,以登天抱云的意象,表达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虚堂中明亮的秋荷,象征着内心的坚韧与希望。

“五更烛骑蹄呜去,银弯流水东西倾”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五更时分的烛光与骑马远去的声音,以及流水的倾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断烬遗香掩薄愁,玉珰不到瑶华楼”通过断烬与遗香的描写,表现了情感的消逝与无法挽回,而玉珰(可能指珍贵的首饰)未到瑶华楼,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缺失。

最后,“夜夜娇郎眠何处,雨落月明鹦自语”以夜夜思念的娇郎和独自鸣叫的鹦鹉,表达了无尽的相思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无处寄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经谁手植古亭边,宅近端明世所传。

不染烟霜肤更泽,独超尘劫气恒坚。

根蟠苍兕疑掀地,㷔发红云直透天。

多少澜翻人事内,秋风筐实自年年。

(0)

又赋伤心行·其二

时乎聊复尔,命也奈今何。

世局限南北,情才总弟哥。

不那髯似戟,易我面如靴。

去去从谁道,吾生倘俟河。

(0)

乙亥春日·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

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

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0)

灯市歌·其三

南妆强学黛重描,月下逢迎手并招。

夜色天街澄似水,低头早过第三桥。

(0)

杂感·其一

何处相关觉可怜,眉痕依约晓灯前。

早知妾命轻于叶,便入欢场也黯然。

(0)

题钱大鹤职方烟霞载·其二

雷霆岂不闻,蛟龙时亦过。

不愁眠不熟,此不是风波。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