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吞碧楼》
《吞碧楼》全文
明 / 清濋   形式: 古风

九州城曲楼三层,披襟御气欢吾登。

窗开晓色拂桑树,帘卷夜光横玉绳。

上头端堪谒紫府,下面更可窥玄廷。

天帝垂衣日杲杲,海龙稳卧云冥冥。

方壶三神指顾里,渤澥百谷琉璃明。

栖身饮露老亦足,理乱黜陟无关情,时听玉管鸾凰鸣。

(0)
鉴赏

这首《吞碧楼》是明代诗人清濋所作,通过其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吞碧楼作为仙境般的存在,以及登楼者在其中所体验到的超凡脱俗之感。

首先,诗中“九州城曲楼三层,披襟御气欢吾登”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吞碧楼的高耸入云,仿佛连接着九洲大地与苍穹,登楼之人仿佛能驾驭天地之气,享受登临的欢愉。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吞碧楼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登楼者的非凡身份与心境。

接着,“窗开晓色拂桑树,帘卷夜光横玉绳”两句,通过晨曦与夜晚的不同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吞碧楼的神秘与超然。拂晓时分,窗户打开,晨光轻拂过桑树,夜晚则帘幕轻卷,夜光横跨于玉绳之上,这些细节描绘了吞碧楼内外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和谐。

“上头端堪谒紫府,下面更可窥玄廷”两句,表达了吞碧楼作为通往仙境的门户,不仅能够接近天帝的居所(紫府),还能窥视深邃的玄奥之地(玄廷)。这不仅体现了吞碧楼的神圣地位,也暗示了登楼者能够超越凡尘,与宇宙间的奥秘相连接。

“天帝垂衣日杲杲,海龙稳卧云冥冥”两句,通过天帝与海龙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吞碧楼所在之地的神圣与宁静。天帝穿着垂衣,阳光灿烂,象征着光明与权威;海龙稳卧于云中,象征着力量与沉静。这两句描绘了吞碧楼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和谐。

“方壶三神指顾里,渤澥百谷琉璃明”两句,通过方壶(传说中的仙岛)和渤澥(东海)的描述,展现了吞碧楼所在之地的神奇与丰富。方壶三神的存在,象征着仙界的奇妙与神秘;渤澥百谷琉璃明,则描绘了东海之水清澈透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栖身饮露老亦足,理乱黜陟无关情,时听玉管鸾凰鸣”几句,表达了登楼者在吞碧楼中生活的自由与超脱。栖身于此,即使年老也能满足,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与功利之心。理乱黜陟(治理国家与选拔人才)之事与个人情感无关,体现了登楼者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同时,时而听到玉管鸾凰的鸣叫声,更是增添了吞碧楼的神秘与和谐氛围。

综上所述,《吞碧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吞碧楼作为仙境般的存在,以及登楼者在此所体验到的超凡脱俗之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清濋
朝代:明

明僧。浙江天台人,字兰江。尝说法于吴中,僧俗听讲者座至无所容。后居天界寺。太祖闻,召对称旨,制“清濋说”赐之。晚居无锡东禅寺。有《望云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田长卿

欲伴秦人隐,桃源何处寻。

俯惭鱼在藻,仰羡雀投林。

未有丝生鬓,宁无血染襟。

回头望乡国,霭霭暮云深。

(0)

胡仲滨益坚斋

不为求名效独醒,不缘蹭蹬便忘形。

留教吏部文章在,尽是君家座右铭。

(0)

酬虞道园

一函真箓是遗书,想为焚香谢紫虚。

海上安期分食枣,人间长史合县车。

泥丸日月存思否,华盖烟岚笔札馀。

绝叹清诗不埋没,解随霜叶堕山居。

(0)

赠笔生沈君实

玉堂弄翰青钱选,闻道吴兴屡出奇。

何事君家苔藓壁,醉仙留句只榴皮。

(0)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其六玄洲精舍

子有鸾鹤想,甘同麋鹿游。

悬榻应待我,分我半玄洲。

(0)

次韵王文友送游张公洞

庚桑成道来孟峰,再拜摄衣升故宫。

馨香果核犹可拾,颠倒云气长相蒙。

有时月明钟磬发,绝顶涛声舟楫通。

看从便道之五岳,腰插骡鞭追老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