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雪中开。没点尘埃。肯随桃李逐波来。
为有湘灵深遣护,掷去重回。无力傍瑶钗。
泪粉盈腮。生香真色莫疑猜。
好伴杨枝甘露水,供养莲台。
曾向雪中开。没点尘埃。肯随桃李逐波来。
为有湘灵深遣护,掷去重回。无力傍瑶钗。
泪粉盈腮。生香真色莫疑猜。
好伴杨枝甘露水,供养莲台。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衣在波浪中寻得梅花的场景,展现了梅花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梅花与湘灵、瑶钗、杨枝、甘露水、莲台等元素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曾向雪中开。没点尘埃。” 开篇即以雪中之梅的高洁形象引入,强调梅花不染尘埃的纯净品质。“肯随桃李逐波来。” 通过对比桃李随波逐流的形象,突出了梅花坚守自我、不趋炎附势的品格。“为有湘灵深遣护,掷去重回。” 这里借湘灵(传说中的水神)的保护,进一步强调梅花的珍贵与独特。“无力傍瑶钗。泪粉盈腮。” 描述了梅花在瑶钗旁的无力感,以及它所含有的泪水与粉黛,暗示了梅花的哀愁与深情。“生香真色莫疑猜。” 强调梅花的香气与真实颜色,不容怀疑,表达了对梅花品质的坚定信任。“好伴杨枝甘露水,供养莲台。” 最后两句,表达了希望梅花能与杨枝、甘露水相伴,最终成为莲台的供养,寓意着梅花最终找到了归宿,得以永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高洁的品质,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纯洁、坚贞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乌头虽黑白有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三间老屋瘦木架,狂风刮瓦天漏罅。
今年梅雨太不仁,偏不卜昼卜其夜。
睡梦惊起如盆倾,东邻西邻移榻声。
摒挡器具杂甑瓮,哜嘈人语兼儿婴。
我亦黑影大扪摸,衾裯半湿如凝冰。
仓皇呼烛照环堵,迁地庶得喘息宁。
谁知所遇若有鬼,四邻声息我复尔。
造物穷我何太愚,坐以待旦斯已矣。
吁嗟一寝亦岂关前因,必使长夜劳心神。
晓来整榻始浩叹,乃有巨蝎当帏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