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萧瑟亦心安,挑尽银釭到夜阑。
唧唧虫声鸣石砌,沉沉花影压雕栏。
人因病久寒先觉,诗为愁多句更酸。
遣闷呼童携酒盏,自斟自饮自寻欢。
秋光萧瑟亦心安,挑尽银釭到夜阑。
唧唧虫声鸣石砌,沉沉花影压雕栏。
人因病久寒先觉,诗为愁多句更酸。
遣闷呼童携酒盏,自斟自饮自寻欢。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秋夜》由费墨娟所作,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心境。首句“秋光萧瑟亦心安”,以萧瑟的秋景衬托出诗人心境的平静,即使环境凄凉,内心却能安然。接下来,“挑尽银釭到夜阑”描绘诗人挑灯夜读的情景,直到深夜。
“唧唧虫声鸣石砌,沉沉花影压雕栏”两句,通过虫鸣和花影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虫声虽微,却清晰可闻,花影则显得深沉而压抑,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人因病久寒先觉,诗为愁多句更酸”揭示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对寒冷更为敏感,同时诗中的句子也因愁苦而更加悲酸。最后,“遣闷呼童携酒盏,自斟自饮自寻欢”表达了诗人试图排解心中烦闷,独自饮酒寻求片刻欢乐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情感状态。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鴳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汨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