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逢霁景,山寺恣幽寻。
霜树丹犹浅,寒潭碧正深。
竹垆鸿渐茗,松榻颖师琴。
亭上还高眺,悠然万古心。
晚秋逢霁景,山寺恣幽寻。
霜树丹犹浅,寒潭碧正深。
竹垆鸿渐茗,松榻颖师琴。
亭上还高眺,悠然万古心。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寺庙的幽静之旅。霜树的红色尚显浅淡,寒潭的碧绿则显得格外深邃。竹炉上煮着渐浓的茶香,松榻边放着颖师的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站在亭上远眺,诗人的心境悠然,仿佛与万古共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宁静。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超脱。
老龙夜泛东溟侧,汹涌西来成屴崱。
层峦叠嶂护苍烟,浩荡江湖凝黛色。
垂流飞瀑交琤琮,山光水影含姿容。
渔艇纵横远复近,飞鸟灭没江天空。
方恨无缘结鸥鹭,画中忽阅沧洲趣。
颇觉良工独苦心,天机盘礴精毫素。
忆自混沌初开时,乾清坤浊分两仪。
其中消息杳难见,至今渣滓称神奇。
画工那知此,吾儒应自识。
滚滚浮云变古今,濛濛碧雾生朝夕。
尝闻人世有天台,又闻仙境有蓬莱。
赤城霞岭空崔嵬,卖药老生安在哉。
百年踪迹婴尘埃,轩车却畏清猿猜。
青山绿水应无媒,日暮怅望云裴回。
安得长风九万里,明月五湖归去来。
江水西来深复深,老翁江上看浮沈。
也知渴饮止满腹,时取津津浇杏林。
人将杏花比仙岛,花实长春雨露好。
翁言吾庭更有樗,百年欲与吾俱老。
万丈丝纶收钓竿,倚樗长啸摇金山。
庭中步影苍苔滑,感慨人间行路难。
路难祇应樗下息,忽见新槐长百尺。
车盖亭亭荫道旁,树木真为人爱惜。
世人疑天感应迂,钻核能留杏一株。
槐阴写入樗庭卷,始信阴功果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