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
《渡江》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瓜洲对峙玉嵯峨,指是金山十里过。

著眼云容当夏异,撩人风物过江多。

游情剩得收烟雨,诗料分将与月萝。

稳记船经阊市下,方言细听谱吴歌。

(0)
鉴赏

这首《渡江》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渡江时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感受。诗中以“瓜洲对峙玉嵯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渡江起点的壮观景象,玉嵯峨形容了江边山峦的峻峭与美丽。接着,“指是金山十里过”,点明了目的地——金山,同时暗示了渡江旅程的长度。

“著眼云容当夏异,撩人风物过江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渡江途中所见的不同寻常之景,夏季的云彩变化莫测,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而两岸的风光更是引人入胜,丰富多样。诗人通过“云容”和“风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魅力。

“游情剩得收烟雨,诗料分将与月萝”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的捕捉。在烟雨蒙蒙中,诗人的心情似乎也变得细腻而丰富,这些经历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宝贵素材。同时,诗人还将这些感受与月萝(可能是指月下的藤蔓或植物)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最后,“稳记船经阊市下,方言细听谱吴歌”两句,不仅记录了诗人对行程的回忆,还体现了他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欣赏。阊市,可能是指某个水陆交通要道,而“吴歌”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民间歌曲,诗人通过倾听方言中的吴歌,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渡江》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旅途经历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地方文化的好奇与尊重。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题具庆堂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

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

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

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儿在远道,亲归故乡。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

它年紫诰鸾回纸,圣德如天无远迩。

请看进士欧阳詹,不在亲傍亲亦喜。

(0)

望云轩与太学生焦思齐赋

白云何重重,乃在蜀川之西、芙蓉之峰。

太学儒生念慈母,望云千里心忡忡。

朝望云在西,夕望云在东。

白云有聚散,此心无终穷。

儿昔在家时,手种宜男草。

阿母倚堂门,看花颜色好。

儿今两年不得还,梦里犹怀蜀道难。

秋风吹梦渡江去,飞绕太白峨眉间。

意匠经营劳画史,别情深似巴江水。

丈夫当学狄司空,读书莫忘孝与忠。

(0)

题雁图

一雁触罗网,群鸿中夜惊。

彼物尚如此,何况弟与兄。

芦花霜白天冥冥,水寒月黑祗长更。

岂不闻玄圃昆仑有琪树,凤凰长栖最高处。

(0)

送人赴燕山

神仙中人不易得,三花云是神仙术。

一花一叶著奇芳,说与世人俱不识。

阿翁生子子生孙,南北医传良相门。

一色杏花随地种,百年大树至今存。

忆自六飞南渡后,玉带金鱼赐高手。

虢国曾闻扁鹊来,上池何待桑公授。

盐官故家遗庆长,埙篪迭奏含宫商。

东汉中郎知郭泰,长安女子识韩康。

仲也敲门来话别,大帆直指燕山月。

星汉遥通析木津,关山正及梁园雪。

紫塞霜高雁背寒,酒酣上马驼裘单。

一七神楼须报捷,早凭南使寄书还。

(0)

题汉水幽居

张公江海每思归,看画令人说汉溪。

清梦每经渝水北,白云多在仰山西。

脱绷稚笋年年长,返哺慈乌夜夜啼。

最忆春明花烂漫,版舆随处蹋青泥。

(0)

和郭文伯惠笔韵

兔颖应从月窟收,寄来筠管自湖州。

题诗每愧钟王帖,载酒长怀李郭舟。

鲈出四鳃莼菜雨,蟹分八跪稻花秋。

十年不饮吴江水,安得相从访旧游。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