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边,凤凰山上,又是狂风骤雨。
金砌玉阶何处问,尽燕麦兔葵满路。
问秦淮、桂楫兰桡,却只是、衰草垂垂将暮。
叹绛阙蛛萦,纱窗尘渍,一片晚鸦来去。
想王谢风流何处?便紫燕黄莺,一时无主。
看当日、词臣狎客,空剩得、白杨黄土。
最伤心、景物三春,教苑里蛙声、公私相诉。
但渡口寒烟,亭中皓月,兀自依依芳树。
燕子矶边,凤凰山上,又是狂风骤雨。
金砌玉阶何处问,尽燕麦兔葵满路。
问秦淮、桂楫兰桡,却只是、衰草垂垂将暮。
叹绛阙蛛萦,纱窗尘渍,一片晚鸦来去。
想王谢风流何处?便紫燕黄莺,一时无主。
看当日、词臣狎客,空剩得、白杨黄土。
最伤心、景物三春,教苑里蛙声、公私相诉。
但渡口寒烟,亭中皓月,兀自依依芳树。
这首明代末期的词《金明池·金陵怀古》以燕子矶和凤凰山为背景,描绘了风雨交加中的荒凉景象。词人通过对金砌玉阶的破败,以及昔日繁华的秦淮河畔如今只剩下衰草和暮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昔盛今衰的感慨。
“燕麦兔葵满路”形象地展示了战乱后的荒芜,而“紫燕黄莺无主”则暗示了贵族世家的没落。词人惋惜那些曾风流一时的王谢家族,如今只剩下白杨黄土,令人伤感。他借景抒情,以蛙声和月色的对比,揭示了春天景色中的凄凉,以及公私事务的凋敝。
最后,词人以渡口寒烟、皓月依依的静谧画面收束,更显出一种孤独与寂寥,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词以金陵古城的变迁为载体,寓言式地反映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哀思。
往者曾读《边令传》,云是保定陈子作。
才雄法赡有根柢,菁英满前气旁魄。
我尝仿佛思其人,千里停云阻河朔。
今年得遇恒山阳,斗酒论文慰萧索。
忆余为客西复东,门前车辙无一同。
高曾规矩久芜没,后人不识般倕工。
君今著书已逾尺,况复身亲见兵革。
一嚬一笑皆有由,岂是寻常老逢掖。
莫言上策不见收,长安少年多彻侯。
君才如此合贫贱,且醉醇酒吟清秋。
君不见江河之势原东流。
桑乾道,滹沱野,羽箭材宫南送马。
太仆火印何权奇,瘴乡不产龙媒姿。
一行五百匹,日驰百里。农夫锉草,妇子汲水。
健儿来何方,官帖十行。鞭棰在手,戟髯怒张。
刍豆供给苦不足,猎犬鞲鹰饱馀肉。
送马者去吏索钱,农夫鬻牛妇子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