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溪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0)
注释
太乙:指终南山的一座高峰,传说中的仙山。
太白:即太白山,中国陕西省的一座名山。
路盘:形容山路曲折环绕。
匹马:单骑,指道路狭窄仅能通行一马。
日西:夕阳西下,傍晚时分。
倒山寺:寺庙倒映在水中,或形容山势使寺庙看似倒置。
支公:古代高僧的代称,这里可能特指某位高僧。
星星:形容远处的、稀疏的声音或光点。
此钟:指山寺的钟声。
秦女: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好而遥远的事物。
仙台:指仙境中的楼台,象征超脱尘世的地方。
箫声:箫吹奏出的声音,常与幽静、深远的意境相关联。
遗踪:遗留下来的踪迹或遗迹。
石潭:岩石围绕的水潭。
金龙:可能指某种仪式中投入水中的金色物品,象征祈福。
乱流:湍急不规则的水流。
喷薄:形容水流猛烈涌出的样子。
清磬:佛寺中敲击的清脆的磬声。
苍山空:形容夜晚山色幽暗,天空显得格外空旷。
水树相玲珑:水与树木相互映衬,显得精致而和谐。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秋殿:秋季的宫殿,也可能指深秋时节的凉爽殿堂。
灯影:灯光的倒影。
水声中:住宿环境被水声包围。
林峦好:山林景色优美。
结宇:建造屋舍。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钓翁:爱好钓鱼的老者,象征隐逸生活。
栗初拆:栗子开始成熟裂开。
梨已红:梨子因寒冷而变红。
物幽:景物幽静。
事胜:美好的事情。
谢区中缘:告别世俗的牵绊。
金人宫:可能指神仙居住的宫殿,金人或为守护神像。
乘辇客:乘坐辇车的达官贵人,象征世俗的权贵。
簪裾:官服上的装饰,代指官场人士。
翻译
太乙与太白山相连,重重叠叠不知有几重。
山路环绕着狭窄的石门,仅能供一匹马通过。
夕阳西下,山寺倒映,林间偶遇高僧支公。
昨晚山北行,远远听到这里的钟声隆隆。
秦女早已离去,仙台却仍在中峰伫立。
箫声不再耳边响,此地只留下往昔的痕迹。
石潭积聚了青黑色,据说每年都要投入金龙祈福。
急流争先恐后,水势汹涌如同雷鸣风吼。
夜晚时分,清脆的磬声传来,月亮照亮了空旷的山头。
空山之中,月光洒满,水与树木交相辉映,玲珑剔透。
回廊被密集的竹林映衬,秋日的殿堂隐藏在深松之中。
灯光的倒影落入溪前,夜晚住宿于潺潺水声环绕之中。
喜爱这山林之美,于是在溪水东侧建起了屋舍。
在此相识的唯有山中的僧侣,还有一位邻近的钓鱼老翁。
林间傍晚板栗初裂,寒枝上梨子已红透。
景物幽静,心情自然舒畅,美好的事物让情趣更浓。
愿辞别尘世的缘分,永远依傍神仙的宫殿。
告知那些乘坐辇车的宾客,你们的衣冠楚楚,在此地又是怎样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法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仙游寺南凉堂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开篇“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气息。接下来的“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则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只能容纳一匹马通过的小径,增添了一份探幽访胜的艰辛与独特。

诗人在“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中展示了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向往,而“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和谐共鸣的声音美。

随后的“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箫声不可闻, 此地留遗踪”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文化的缅怀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动感和生机,让人仿佛能听见奔腾咆哮的声音。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则是对夜晚山中宁静与明净景色的描绘,这些意象和谐美感让人心旷神怡。

诗的后半部分“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通过对建筑物的细节描写,再次强化了一个宁静、清净的环境氛围。

最后,“爱兹林峦好,结宇向溪东。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对周遭自然环境的融入,而“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感悟和赞美。

全诗通过对仙游寺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每一个意象都是那么生动,每一句都是那么回味无穷,让读者仿佛也能随诗人一起体验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追感

颍水箕山已卜休,忽逢新政误恩收。

白头不识为郎叹,黄帽难供作客愁。

何事京师书信断,漫从泽国稻粱谋。

和亲莫恃河为界,百骑东来破一州。

(0)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二

马援枕前叹,张飞帐下怨。

古人有馀泪,今日不堪言。

犬豕方逃格,玙璠忽自焚。

共嗟当宁恨,宁复问乾坤。

(0)

视蕴文

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

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

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

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

(0)

和资道岩岩亭二首·其二

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何如无事人,一亭欣所止。

悠然太山岑,相对真可喜。

不须樽中物,且酌岩下水。

(0)

戏呈通叟年兄索其近诗

归期若可数,何事此时情。

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

离骚烦尔传,月旦莫余评。

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0)

因事

风雨连宵疾病增,幽忧到此果何胜。

弟兄分散两三处,图史寻求万一能。

鲁酒齐歌元不恶,吴酸楚酪乍须称。

东皇太一仁恩大,终使白头见中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